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a2O2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除了能与CO2H2O反应外,还可与其他还原剂如H2C发生反应,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2O2H2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此装置中,怎样检查除启普发生器之外的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该实验的有关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ab产生氢气,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过氧化钠,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

⑤反应完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拆卸装置。

3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2)中步骤②无明显变化,步骤④Na2O2熔化后,黄色粉末立即变成白色,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成蓝色。则Na2O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 关闭a,在b处连接一导管并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试管(或稍稍加热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试管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干燥管上倒插一支小试管收集H2,检验H2的纯度 先撤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关闭b 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气 Na2O2H22NaOH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探究Na2O2H2的反应,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补充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检查除启普发生器之外的装置的气密性可用微热法,具体操作为:关闭a,在b处连接一导管并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试管或稍稍加热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试管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步骤用来探究H2Na2O2常温下能否反应,同时可将装置中空气排出;步骤加热过氧化钠,用来探究H2Na2O2加热时的反应;由于要加热,而H2不纯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加热过氧化钠之前要检验H2的纯度,则步骤为在干燥管上倒插一支小试管收集H2,检验H2的纯度。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外界空气从干燥管进入试管中使H2不纯发生爆炸,步骤应先撤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关闭b(即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H2)。

3)用铁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得的H2中混有HClH2Og),HClH2Og都能与Na2O2反应,干扰探究Na2O2H2的反应,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H2中的HClH2Og)。

4)步骤中无明显变化,Na2O2H2常温下不反应;步骤Na2O2熔化,黄色粉末变成白色,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成蓝色,说明反应没有生成H2O,说明Na2O2H2加热时反应生成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2Na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H2的混合气体5g150℃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Na2O2测得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3.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25% B. 75% C. 88% D.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的回收利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CO、H2),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H4(g)═C(s)+2H2(g)△H=75.0kJmol1
②CO2(g)+H2(g)═CO(g)+H2O(g)△H=41.0kJmol1
③CO(g)+H2(g)═C(s)+H2O(g)△H=﹣131.0kJmol1
(1)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
(2)固定n(CO2)=n(CH4),改变反应温度,CO2和CH4的平衡转化率见图1.
①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填“大于”或“小于”)于CH4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
②高温下进行该反应时常会因反应①生成“积碳”(碳单质),造成催化剂中毒,高温下反应①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3)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中间体是
(4)卤水可在吸收烟道气中CO2的同时被净化,实现以废治废,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是CaSO4+Na2CO3═CaCO3+Na2SO4 , 则达到平衡后,溶液中 = . [用Ksp(CaSO4)和Ksp(CaCO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下面化学键的键能: H—H Br—Br H—Br 键能(kJ·mol1) 436 193 366,则Br2(g)H2(g)2HBr(g)的反应热ΔH等于( )

A. -183 kJ·mol1B. 183 kJ·mol1C. -103 kJ·mol1D. 10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pH=5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
A.pH=8
B.pH=7
C.pH=6
D.pH无限接近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加入铝可以生成H2,则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 KCu2NOCl B. KNaBrCl

C. KCa2HCOCl D. NaMg2Br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SO2的催化氧化反应.若起始时c(SO2)=c(O2)=6mol/L,平衡时测得c(O2)=4.5mol/L,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的转化率为60%
B.SO3的产率为60%
C.平衡时总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7:8
D.平衡时V(SO2):V(O2):V(SO3)=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镍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但粗镍中一般含有Fe、Cu及难与酸、碱溶液反应的不溶性杂质而影响使用.现对粗镍进行提纯,具体的反应流程如下:

已知:
①2Ni2O3(黑色) 4NiO(黑色)+O2

物质

CuS

Cu(OH)2

Ni(OH)2

NiS

Ksp

8.8×1038

2.2×1020

5.48×1018

3.2×1018

根据信息回答:
(1)28Ni在周期表中的第周期;镍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表明镍的浸出率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升高镍的浸出率增大,但当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又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为
(2)在溶液A的净化除杂中,先调节PH=5.5,加热煮沸5min,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出Fe(OH)3 . 为了得到纯净的溶液B还需要加入以下物质进行除杂(填正确答案标号).
A.NaOH
B.Na2S
C.H2S
D.NH3﹒H2O
(3)已知以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NiC2O4>NiC2O4H2O>NiC2O42H2O.由浊液C得到固体D的操作包括过滤、(填操作名称); 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1molE经上述流程得到纯镍,理论上参加反应的氢气为 mol.
(5)测定样品中的镍含量的基本思路是将Ni2+转化为沉淀,通过测量沉淀的质量进一步推算Ni含量.已知Ni2+能与CO32 , C2O42、S2等离子形成沉淀,但测定时常选用丁二酮肟(C4H8N2O2)作沉淀剂,生成分子式为C8H14N4O4Ni的鲜红色沉淀.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主要原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零下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