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分)  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     ①     个;3.01×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    mol;标况下,2.24L CO的物质的量为    ③   mol,其中原子数目共有      ④   个;1g CO与    ⑤   g N2所含分子数相同;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原子总数之比为     ⑥  ,密度之比为     ⑦  

(14分,每空2分)①6.02×1023个;②0.5mol;③ 0.1mol; 
④1.204×1023或0.2 NA;⑤  1 ;⑥2:3  ; ⑦ 7:16;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4分)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CO、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灰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填序号)。

A.SO          B.SO           C.CH3COO            D.SiO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B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④将0.02 mol的A与0.01 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g(精确到0.1 g)。

⑤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共14分)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DH>0,DS>0  B.DH>0,DS<0   C.DH<0,DS<0   D.DH<0,D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             mol·(L·min)-1

H2的转化率w(H2)=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l molCO2和3 molH2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
(1)25 ℃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已知25 ℃时,0.1 L 0.1 mol·L-1的NaA溶液的pH=10,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若100 ℃时,KW=10-12,则100 ℃时pH=11的Ba(OH)2溶液与pH=2的硫酸按体积比1:9混合充分反应后pH=          ;若该温度下10体积的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3)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pH为                
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  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Na、Al3、Mg2、Ba2、Fe3和五种阴离子Cl、OH、NO、CO、X中的一种。

(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灰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

①X为      (填序号)。

A.SO          B.SO           C.CH3COO            D.SiO

②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B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④将0.02 mol的A与0.01 mol的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g(精确到0.1 g)。

⑤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4分,每空2分)请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分子数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标准状况下

气体体积

(L)

H2O

 

 

0.5

HNO3

3.01×1022

 

 

N2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