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I.课本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1)小赵同学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来说明生成物的出现,该化学方法中所另加的试剂及出现的主要现象是: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2)小赵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注:褪色原因只有一种)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                    ;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小李同学提出了
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3)根据方案一,若                         ,则猜想②不成立。
(4)小李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5)小吴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至1L,生成0.5molBr2。②取上述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认为合适的酸既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这是为什么?                                
Ⅱ.小钱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时,小钱同学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_
小孙同学认为:由于小钱同学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
(3)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探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你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                                          来计量。

I.(1)银氨溶液,出现银镜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2分)
(2)②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2分) 
(3)若用pH试纸检测褪色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②不成立(2分) 
(4)a       (2分) (5)CH3CHO+Br2+H2O→CH3COOH+2HBr              (2分) 
Cl、SO42-与过量的Ag+作用也产生沉淀,干扰实验的进行。 (2分) 
Ⅱ.(1)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2)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发生倒吸         (2分) 
(3)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2分)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 (1分)  

解析试题分析:I.(1)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中含有醛基,因此可以通过检验醛基来检验生成物,所以需要的试剂是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实验现象是出现银镜或产生砖红色沉淀。
(2)溴水褪色,这说明反应中单质溴被消耗。由于乙醛分子中含有甲基和醛基,所以可逆的原因是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3)如果溴单质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则溶液的酸性降低。如果与甲基发生取代反应,则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根据方案一,若用pH试纸检测褪色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②不成立。
(4)如果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必然生成溴化氢,因此根据溴原子守恒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如果n(Br)=a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5)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这说明生成的淡黄色沉淀应该是溴化银,物质的量=0.188g=188g/mol=0.001mol.反应前溶液中单质溴的物质的量=0.5mol××=0.0005mol,其中溴原子的物质的量=0.0005mol×2=0.001mol,恰好等于生成的溴化银的物质的量,这说明单质溴与乙醛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O+Br2+H2O→CH3COOH+2HBr。由于Cl、SO42-与过量的Ag+作用也产生沉淀,干扰实验的进行,所以合适的酸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
Ⅱ.(1)乙醇再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反应中需要乙醇气体,而乙醇的沸点大约是78℃,所以实验时,小钱同学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由于乙醇以及生成的乙醛都是与水互溶的,因此丙装置中导管直接插入到溶液中容易发生倒吸。
(3)如果鼓起速度过快,则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从而使温度降低;由于气体溶于水会产生气泡,所以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来计量。
考点:考查溴水与乙醛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重金属盐可使人中毒。当人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          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                 ,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请写出实验过程中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5)在检验生成物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很偶然地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针对溴水褪色的原因,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分析后,提出两种猜想:
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原理,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实验一: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实验二:设法检验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
实验三:向试管中加入3 mL水,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
实验四:向试管中加入3   mL乙醚(CH3CH2OCH2CH3),并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现无任何现象发生。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实验二中检验气体的实验方法及作出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做参照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__;实验四的目的是欲证明____________;根据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结果,可以证明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到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浓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

(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上图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竖直冷凝管冷凝水流向    口进   口出,竖直冷凝管冷凝的作用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该实验装置中         装置可防止倒吸,中学化学实验中                 用此方法防止倒吸。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
用如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 验证溴乙烷的性质:

Ⅰ:在试管中加入10 mL6mol/L NaOH溶液和2 mL 溴乙烷,振荡。
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6)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7)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如图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          ,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CH3CHO®C2H5OH                B.C2H5Cl®CH2=CH2
              D.CH3COOH®CH3COOC2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2CH3CH2OH + O22CH3CHO+2H2O
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CH3CH2OHCH2=C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