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铁钉易生锈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出现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条件下,铁钉不易被腐蚀;
B.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C.高温下,Fe与氧气反应;
D.Fe、Mg构成原电池时,Mg的活泼性比Fe强,作负极.

解答 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干燥空气,干燥条件下,铁钉不易被腐蚀,故A错误;
B.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出现,故B错误;
C.高温下,Fe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条件下,铁发生化学腐蚀,故C正确;
D.Fe、Mg构成原电池时,Mg的活泼性比Fe强,Mg失电子作负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侧重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极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下列各项变化的未知物焰色反应均呈黄色,E为淡黄色粉末.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CO32-+CO2+H2O=2HCO3-
(3)在B→C的变化中,所得C的溶液往往不纯,其中的杂质(不包括水)可能是NaOH或NaHCO3,主要原因是通入CO2的量不足或通入的CO2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B.20℃时,铝的密度为2.7g•cm-3,则1个Al原子的体积为$\frac{22.4}{{N}_{A}}$cm3
C.标况下,NA个N2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则1个N2分子的体积为$\frac{10}{{N}_{A}}$L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H33CCH2Cl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
C.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D.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是某同学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判断,下列各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B.与水反应生成酸的物质就是酸性氧化物
C.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物质的量:衡量物质微粒个数的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A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B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D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2012年第29届伦敦奥运会使用的火炬,火炬中的燃料是丙烷(燃烧热为2221.5kJ/mol).下列正确的是(  )
A.丙烷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g);△H=-2221.5 kJ•mol-1
C.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0(l);△H=-2221.5 kJ•mol-1
D.1mol丙烷若先分解生成C、H2,然后C、H2再完全燃烧放出的特例小于2221.5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进入冬季北方开始供暖后,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各地PM2.5、PM10经常“爆表”.引发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中,最为常见的是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燃煤产生的烟气.
Ⅰ、已知反应N2O4(g)?2NO2(g)△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绝热容器一段时间后,研究压缩和拉伸活塞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气体的透光率(气体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大)随时间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能说明透光率不再发生改变的有ad.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H不再改变
c.v(N2O4)=2v(NO2)        d.N2O4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Ⅱ、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
(1)该反应的△S>0(填“>”、“=”或“<”).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Ⅲ、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3)已知:CH4(g)的燃烧热为890kJ/mol,蒸发1mol H2O(l)需要吸收44kJ热量.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14kJ/mol
2NO(g)+O2(g)═2NO2(g)△H=-114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O2(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NO2(g)=N2(g)+CO2(g)+2H2O(g)△H=-844KJ/mol.
(4)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5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010204050
T11.20.90.70.40.4
T21.20.80.560.5
①温度为T1℃时,0~20min内,v(CH4)=0.0125mol/(L.s).
②T1<T2(填“>”或“<”,下空同);判断理由是升高温度,NO2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T1℃时,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平衡常数K=6.4
④温度为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H4和1.2mol NO2,达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将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1-丁烯的键线式为:
C.苯的最简式为:C6H6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