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ClO-

B.Al3+能大量存在的溶液:Na+、NH4+、NO3-、I-

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a2+、NO3-、HCO3-

D.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1)从下图中选择与步骤(1)(2)(3)(4)分别对应的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①中沸石的作用为__________;

(3)冷凝水的进水方向:__________。(填“a”或“b”)

(4)下列能用装置D进行分离的是__________。

A.液溴和四氯化碳

B.乙醇和煤油

C.苯和蒸馏水

D.氯化钠和水

(5)装置A、B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氯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请完成下列填空:

Ⅰ:氯气性质探究

设计下图实验装置来制备并验证氯气的性质(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1)A中放置固体二氧化锰的装置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硬质玻璃管C中事先装有两个沾有相关试剂的棉球,左侧棉球的实验现象为

(4)D中的NaOH溶液用来吸收尾气,向反应后的D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产生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制备HClO

(5)设计装置E代替上图的装置C,用于制备较高浓度的HClO溶液。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

①该方案可以制得较高浓度HClO的原因是(结合必要的化学语言回答)

②反应结束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所得的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CO2气体,则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HClO外,还含有 (写两种钙盐的化学式,一种正盐,一种酸式盐);该小组同学测得反应中碳酸钙质量减少M g,反应后从所得的200mL溶液中取用10mL与足量稀盐酸混合,连接F装置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原溶液中含钙正盐的浓度为 mol·L-1(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H2O2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 HCl的沸点是-85.0℃,HF的沸点是 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 H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 HF、 HCl 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则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98K、100kPa时,已知:

①2H2O(g)=O2(g)+2H2(g)△H1;

②H2(g)+Cl2(g)=2HCl(g)△H2;

③2H2O(g)+2Cl2(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 =△H1+2△H2 B.△H3 =△H1+△H2 C.△H3 =△H1—2△H2 D.△H3 =△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NH4+、Ba2+、SO42-、I-、AlO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K+ B.SO42- C.Ba2+ D.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