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Ba2+、CH3COO-
B.常温下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SO42-、Fe2+、ClO-、NH4+
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Na+、K+、Cl-、HCO3-
D.0.5mol/LAlCl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a2+、AlO2-、K+、CO32-

分析 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B.常温下Kw/c(H+)=1×10-13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次氯酸根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
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D.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解答 解:A.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Cl-、Ba2+、CH3COO-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常温下Kw/c(H+)=1×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Cl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Fe2+、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氯化铝电离出的铝离子与AlO2-、CO32-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的化学式为YBaCu3O7,其中$\frac{1}{3}$的Cu以罕见的Cu3+形式存在.Cu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ⅠB族,基态Cu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
(2)磁性材料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广泛.研究表明,若构成化合物的阳离子有未成对电子时,则该化合物具有磁性.下列物质适合作录音磁带磁粉原料的为B(填选项字母).
A.V2O5    B.CrO2    C.PbO    D.ZnO
(3)屠呦呦因在抗疟药--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l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4)“可燃冰”因储量大、污染小被视为未来石油的替代能源,由甲烷和水形成的“可燃冰”结构如图2所示.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2种作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
②H20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比较键角的大小:H2O<CH4(填“>”“<”或“=”),原因为甲烷分子的杂化轨道中无孤电子对,而H2O分子有两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键角小

(5)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卫星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电池负极材料为石墨,石墨为层状结构(如图3),其晶胞结构如图4所示,该晶胞中有4个碳原子.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apm,C-C键长为b 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石墨晶体的密度为$\frac{16×1{0}^{30}}{\sqrt{3}a{b}^{3}{N}_{A}}$g.cm-3(列出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A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纯碱溶液反应,可得到气体VB L.若同温、同压下VA>VB,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HO(CH22CHOB.HO(CH22COOHC.HOOC-COOH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
B.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C.反应CH4+H2O$→_{△}^{催化剂}$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 电子
D.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双键
B.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制造玻璃是复杂的物理变化,玻璃的组成不同,性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电石制取乙炔产生大量废渣: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另外还含有Fe和Al化学物及SO2等杂质),可用下面工艺实现电石渣吸收氯碱工业废气中的氯气,综合治理废渣和废气,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几种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010203040
S(CaCl2)/g59.564.774.5100128
S[Ca(ClO32]/g  209  
S(KClO3)/g3.35.27.310.213.9
②几种离子开始和完全沉淀与pH的关系图

(1)某导电塑料是以乙炔为单体加聚合成,其化学为
(2)化灰池中为加快水浸的速度,常采取的措施搅拌、加热.
(3)为除去Fe/Al 等杂质,氯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 pH为6-7.
(4)氯化过程的温度控制在 75~80℃,该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Cl2+6Ca(OH)2=6Ca2++10Cl-+2ClO3-. 温度过低会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为Ca(ClO)2(写化学式).
(5)复分解反应中,常控制温度为 20℃,加入KCl 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Ca(ClO32+2KCl=CaCl2+2KClO3+6H2O. 
(6)通常用石墨电极电解 KClO 溶液制备 KClO3,则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lO--4e-+2H2O=ClO3-+4H+
脱水过程实现固液分离,工业常用的设备是C
A.蒸馏塔   B.反应釜   C.离心机   D.交换器
(7)现代工艺氯化时通入O2做氧化剂提高效率,其氯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5O2=2Ca(Cl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镁溶液加氨水:Mg2++2NH3•H2O═Mg(OH)2↓+2NH4+
B.碳酸氢铵溶液加足量氢氧化钠并加热:NH4++OH-$\frac{\underline{\;\;△\;\;}}{\;}$H2O+NH3
C.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过程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闪电时,N2变为NOB.NO被空气中O2氧化为NO2
C.工业上,用N2合成氨D.豆科植物根瘤菌把N2变成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uS精矿经250℃低温焙烧后生成CuO,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O+2H+═Cu2++H2O.
(2)步骤③先加NaCl、通入SO2时无沉淀,加水稀释就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其原因是CuCl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难溶于水.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硫酸(写名称);步骤⑥醇洗的作用是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4)已知25℃,101 kPa时:S(s)+O2(g)═SO2(g)△H=-296.8 kJ/mol
2Cu(s)+O2(g)═2CuO(s)△H=-314.6 kJ/mol
Cu(s)+S(s)═CuS(s)△H=-53.1 kJ/mol
步骤①中CuS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uS(s)+3O2(g)═2CuO(s)+2SO2(g)△H=-802.0kJ/mol.
(5)Cu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是2.

(6)假设上述①~③步反应完全转化,④~⑦步操作共损失产品3.5%,反应生成的硫酸全部被循环利用,则生产100 kg 96.5%的CuCl(Mr=99.0)产品,除循环利用之外,需要处理的尾气中含SO211.3m3(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