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若使0.5 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A.2.5 mol            B.2 mol              C.1.25 mol               D.0.5 mol

C

解析: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每种取代产物有0.125 mol;因此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0.125 mol+2×0.125 mol+3×0.125 mol+4×0.125 mol=1.25 mo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温度下,分别往容积均为5 L的甲(恒压容器)、乙(恒容容器)中加入0.5 mol无色的N2O4气体,立即出现红棕色。当反应进行到达2 s时,测得乙容器中N2O4 的浓度为0.09 mol·L -1。经过60 s,乙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的温度均保持恒定)??

(1)容器中气体出现红棕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前2 s内乙容器中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反应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60 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过程中吸收的能量甲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

(4)若要使甲、乙中N2O4浓度相等,不能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

A.保持温度不变,适当压缩甲容器体积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温

C.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向甲容器中加入适量N2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反应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5 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mol。

(4)若1 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和(1)反应相比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5分)(一)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 + Y(g)  a Z(g) + W(g) △H =-QkJ·mol1 (Q>0)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       ,该反应的熵变△S      0(填“>”.“<”或“=”)。
(3)平衡后,若压缩容器体积,则再达到平衡后X的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X的转化率α=          (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kJ的是        (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X.1mol Y.1molArB.a molZ.1mol W
C.1 molX.0.5mol Y.0.5a molZ.0.5 mol WD.4 molX.2mol Y
(二)若在相同温度下,将2 mol X和1 mol Y加入到容积固定不变的甲容器中,将2amol Z和2 mol W加入到容积可变的乙容器中,t1=5 min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甲中c(Z)=1.5 mol/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min内,用X物质表示甲容器中的平均反应速率v(X)=________。
(2)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浓度c(Z)________(填“>”“<”或“=”)3 mol/L。
(3)保持温度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下图中能表示甲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分)选修四模块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2B(g) 4C (g)   △H >0 达到平衡时,c(A) ="2" mol·L-1,c ( B) =" 7" mol·L-1,c ( C) =" 4" mol·L-1。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 (B)的取值范围是             ;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加C的物质的量        B. 加压   

C. 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常温下,取 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 m2。 则

m1       m2 ( 选填“<”、“=”、“>”)

(3) 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O ( g) + 2H2( g) → CH3OH(g)   ΔH= —91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例如:    Cu(OH)2(s)Cu2+ (aq) + 2OH - ( aq),Ksp =" c" (Cu2+ ) c 2(OH - ) =" 2×10" -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计量数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若某CuSO4溶液里c( Cu2+) ="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pH大于     ; 要使0.2 mol·L-1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 ( 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万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等于         

(5) 常温下,某纯碱(Na2CO3)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     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 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来评判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为了研究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N2和2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N2+3H  2NH3

Ⅰ:若维持温度不变,且密闭容器的容积固定为1 L。

(1) 当此反应经过2 min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H2在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开始时,向该容器内加入0.5 moL N2 ,要使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则还必须加入H2 _______mol和NH3 _______mol。

(3)如果开始时加入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 、b mol 、c mol ,要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1)平衡时完全相同,则a、b、c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a、b分别用含c的方程式表示)                  。

Ⅱ:若温度维持不变,体系压强维持与Ⅰ相同,密闭容器的容积由1 L随反应进行而改变。

(4)开始时加入1 mol N2和2 mol H2,经过一段时间,容器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时,则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0.2 mol     (乙)等于0.2 mol

(丙)小于0.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0.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