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硫的质量确定:
精英家教网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 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O4)进行测定剩余KMnO4溶被浓度的滴定.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50 23.70
2 25.00 1.02 26.03
3 25.00 0.00 24.99
相关反应:①2MnO4+2H2O+5SO2=2Mn2++5SO42-+4H+②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实验Ⅱ]铁的质量确定: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实验I”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4)根据实验I和实验II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发现,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多.为研究快的原因.甲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温度/℃ 酸化的H2C2O4溶液/mL KMnO4溶液/mL 溶液褪色时间/s
1 25 5.0 2.0 40
2 25 5.0
(另加少量可溶于水MnSO4粉末)
2.0 4
3 60 5.0 2.0 25
(5)分析上进数据,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
 
分析:(1)检验气密性常用法有:密封气体,利用其他的热胀冷缩;液封气体,形成液面高度差.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适合密封气体,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
(2)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滴定完毕,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3)由装置图可知,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4)第一次滴定,草酸溶液的体积与第2、3次相差太大,应舍去,取第2、3次的平均值为草酸溶液的体积.装置A中固体FexSy逐渐转变为红棕色,说明生成Fe2O3,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关系式2MnO4-~5H2C2O4计算25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250mL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装置B中加入的n(MnO4-)-n未反应(MnO4-)=n反应(MnO4-),再根据关系式2MnO4-~5SO2计算生成二氧化硫n(SO2),0.6g固体是Fe2O3,计算n(Fe),利用n(Fe):n(SO2)确定FexSy的化学式;
(5)采取控制变量法分析,对比第1、2组数据,不同是第2组加入硫酸锰,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褪色滴定反应中生成锰离子,可能是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对比第1、3组数据.不同是第3组实验的温度高,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解:(1)检验气密性常用法有:密封气体,利用其他的热胀冷缩;液封气体,形成液面高度差.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适合密封气体,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检验方法是: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水,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A,C中由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有水加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水,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A,C中由气泡产生,撤去酒精灯,有水加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滴定完毕,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达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
(3)由装置图可知,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
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为紫色溶液,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酸性高锰酸钾完全吸收;同意;若B中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褪去,说明二氧化硫被吸收完全;
(4)第一次滴定,草酸溶液的体积与第2、3次相差太大,应舍去,取第2、3次的平均值计算草酸溶液的体积为
(26.03mL-1.02mL)+24.99mL
2
=25.00mL.根据关系式2MnO4-~5H2C2O4计算25溶液中n未反应(MnO4-)=
2
5
×0.01mol?L-1×25×10-3L=1×10-4mol,50mL溶液中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1×10-4mol×
250mL
25mL
=1×10-3mol,装置B中n反应(MnO4-)=n(MnO4-)-n未反应(MnO4-)=50×10-3L×0.1mol?L-1-1×10-3mol=4×10-3mol,根据关系式2MnO4-~5SO2计算生成二氧化硫n(SO2)=2.5×4×10-3mol=0.01mol,0.6g固体是Fe2O3,n(Fe)=
0.6mol
160g/mol
×2=0.0075mol,所以n(Fe):n(SO2)=0.0075mol:0.01mol=3:4,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Fe3S4
故答案为:Fe3S4
(5)采取控制变量法分析,对比第1、2组数据,不同是第2组加入硫酸锰,锰离子浓度增大,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对比第1、3组数据.不同是第3组实验的温度高,溶液褪色时间短,反应速率加快,故应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或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理解与评价、实验方案设计、氧化还原滴定应用、化学计算、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等,难度较大,理解实验原理是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全面把握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流行的“南极棉”保暖内衣,是在制作内衣的全棉材料内融入能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微元生化材料和抗菌、杀菌的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内衣的全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因为纤维素易水解,故内衣不能在碱性条件下洗涤C、制作内衣的废弃物易造成“白色污染”D、制作内衣的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流行的“南极棉”保暖内衣,是在制作内衣的全棉材料内融入能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微元生化材料和抗菌、杀菌的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内衣的全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因为纤维素易水解,故内衣不能在碱性条件下洗涤

C.制作内衣的废弃物易造成“白色污染”

D.制作内衣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经研究揭示,月球表面的许多环形山是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形成是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的。这表明太阳系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会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的CH4和NH3放出,也会立即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辐射裂解为CO2、H2和N2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35亿年前的、由多细胞组成的、结构较复杂的丝状微化石。由此可推断,生命起源可能在40多亿年前就已经发生,那时地球刚形成不久。

天文学家已发现了数十种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

结合米勒的实验,指出以上资料那些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不超过25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如Fe2S2、Fe4S4、Fe8S7等,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硫的质量确定:

按图连接装置,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硬质玻璃管A中放入1.0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在试管B中加入50mL 0.1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在试管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B中溶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洗涤试管B后定容.取25.00mL该溶液用0.01mol?L-1的草酸(H2C2O4)进行测定剩余KMnO4溶被浓度的滴定.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1.5023.70
225.001.0226.03
325.000.0024.99
相关反应:①2MnO4+2H2O+5SO2=2Mn2++5SO42-+4H+②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实验Ⅱ]铁的质量确定:
将实验I硬质玻璃管A中的残留固体加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后取滤渣,经充分灼烧得0.6g固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实验I”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
(3)试管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有同学提出,撤去C装置,对实验没有影响,你的看法是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
(4)根据实验I和实验II中的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______.
[问题探究]滴定过程中发现,细心的小明发现该KMnO4颜色褪去的速率较平常滴定时要快的多.为研究快的原因.甲同学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温度/℃酸化的H2C2O4溶液/mLKMnO4溶液/mL溶液褪色时间/s
1255.02.040
2255.0
(另加少量可溶于水MnSO4粉末)
2.04
3605.02.025
(5)分析上进数据,滴定过程中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