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工业上由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粉精,其化学式可以用xCa(ClO)2•yCaCl2•zCa(OH)2(x、y、z为简单整数)来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漂粉精进行定性、定量探究如下:
Ⅰ.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Cl2
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生成黄绿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l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l2↑+2H2O
(或Ca(ClO)2+CaCl2+2H2SO4(浓)=CaSO4+2Cl2↑+2H2O).
②将生成的黄绿色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并收集到无色气体.推测生成气体中除Cl2,还含有HCl、O2(填化学式).
Ⅱ.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OH)2[已知电离常数:Ka1(H2CO3)>Ka(HClO)>Ka2(H2CO3)]
①将少量漂粉精溶于水后,测定其pH值为12.3.采用的测定方法可能是c(选填答案编号).
a.使用广泛pH试纸 b.使用精密pH试纸c.使用pH计  d.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②下列探究步骤的设计中,对证明该结论无意义的是a(选填答案编号).
a.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测定溶液的pH值变化
b.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c.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亚硫酸钠固体,测定溶液pH值变化 ③
Ⅲ.测定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ClO-+2I-+2H+=Cl-+I2+H2O;  I2+2S2O32-=2I-+S4O62-
【实验步骤】
i.称取7.740g漂粉精固体,溶解,配成250mL溶液;
ii.量取该溶液5.00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并加入指示剂;
iii.用0.1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始末读数;
iv.重复ii、iii操作,记录始末读数.
①该实验中要使用的定量仪器除电子天平外还有滴定管、250mL容量瓶(写名称).
②步骤ii中加入的指示剂为淀粉(写名称),当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时,达到滴定终点.
③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123
消耗Na2S2O3体积/mL26.9027.0026.95
若理论上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27.00mL,则相对误差为-0.185%(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④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以理论值计)0.624(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分析 Ⅰ、①根据ClO-和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12书写;
②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外,还可能生成HCl和O2
Ⅱ、①测定pH值为12.3的溶液应用pH计;
②CO2与两者反应均生成Ca(HCO32,无法证明,加入碳酸氢钠可生成碳酸钙和NaOH,Na2SO3虽与两者均反应,但最后溶液仍为较强碱性(NaOH),溶液pH变化较大;
Ⅲ、①配制溶液需要的计量仪器有天平、滴定管以及容量瓶等;
②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无色;
③根据相对误差=$\frac{绝对误差}{真值}$计算;
④计算滴定的平均值,结合关系式计算,关系式为ClO-~I2~S2O32-

解答 解:Ⅰ、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生成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故答案为:Ca(C1O)2+CaCl2+4H2SO4(浓)=2Ca(HSO42+2C12↑+2H2O;(或Ca(C1O)2+CaCl2+2H2SO4(浓)=2CaSO4+2C12↑+2H2O);
②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外,CaCl2与浓硫酸反应产生HCl,HClO分解产生氧气,
故答案为:HCl、O2
Ⅱ、①测定pH值为12.3的溶液应用pH计,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0,精密pH试纸只能精确到0.5,酸碱滴定不能测量pH,故答案为:c;
②CO2与两者反应均生成Ca(HCO32,无法证明其中是否有Ca(OH)2,加入碳酸氢钠可生成碳酸钙和NaOH,Na2SO3虽与两者均反应,但最后溶液仍为较强碱性(NaOH),溶液pH变化较大,可以证明有Ca(OH)2
故答案为:a;
Ⅲ、①配制溶液需要的计量仪器有天平、滴定管以及容量瓶等,其中滴定管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用来配制溶液,故答案为:滴定管、250mL容量瓶;
②反应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淀粉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化;
③相对误差=$\frac{\frac{(26.90+27.0+26.95)}{3}-27.0}{27.0}$=-0.185%,
故答案为:-0.185%;
④理论消耗Na2S2O3体积为27mL,n(Na2S2O3)=0.027L×0.1mol/L=0.0027mol,
由关系式ClO-~I2~S2O32-可知,n(ClO-)=0.00135ol,则7.740g漂粉精固体中含有的m(Ca(ClO)2)=0.000675mol×143g/mol×50=4.826g,
则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4.826}{7.74}$×100%=62.4%,故答案为:62.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以及定性判断,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根据反应的关系式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
A.H2OB.MgCl2C.Na2SO4D.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Br-=2Cl-+Br2
②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
③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SO2,目的是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④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原电池中,正极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B.电子流出的电极
C.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D.与负极相比较,金属性较活泼的一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m+bBn+cCm-dDn-(m>n)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B.离子的还原性:cCm-dDn-
C.离子半径:C>D>B>A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C一定大于Hn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口进气可收集CO2,b口进气可收集NH3
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
C.
模拟铁锈蚀
D.
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G是一种合成橡胶和树脂的重要原料,A是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五元环状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98,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2:3.
已知:(其中R是烃基)①②RCOOH$\stackrel{LiAlH_{4}}{→}$RCH2OH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A的结构简式为
⑤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G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所有可能的产物共有3种.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E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高分子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H2CH2COOH+2C2H5OHCH3CH2OOCCH2CH2COOCH2CH3+2H2O.
(5)有机物Y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影响速率的有关因素有:A物质本身的性质、B浓度、C温度、D催化剂等,根据影响速率的有关因素分析下列问题:
(1)Mg和Fe均可以与O2反应,Mg在空气中可以点燃,Fe在空气中不能点燃,是由于A的影响.
(2)Fe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但在纯氧中可以,是由于B的影响.
(3)某元素的同位素${\;}_{Z}^{A}$X,其氯化物XCl2 2.22g配成溶液后,需用2mol•L-1的AgNO3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已知该同位素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l:35.5)
①列示计算X的质子数为多少?
②写出该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