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T℃时,体积均为0.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H=-QkJ/mol(Q>0)。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A

B

C

2

1

0

0.75QkJ

0.4

0.2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18

B.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kJ

C.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变大

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00 mL K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 c(NO3-)=6 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 L(标准状况)气体,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 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 c(K+)为 2 mol·L-1

B.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8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的 c(H+)为 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温度压强下,用 m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

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

C.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 2∶1

D.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碘不宜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钾溶液并生成多碘离子,反应如下:

①I2(s)+I-(aq)I3-(aq)△H<0;②I2(s)+2I-(aq)I42-(aq)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温度升高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碘与钨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I2(g)WI2(g)现准确称取0.508g碘和0.736g金属钨放置于50.0mL的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如图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

①该反应△H_________0(填“>”或“<”)。

②反应从开始到t1(t1=3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 ____________

③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④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

(3)I2O5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氧化剂使H2S、CO、HC1等氧化,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I2O5来定量测量CO的含量。

已知:①2I2(s)+5O2(g)=2I2O5(s)ΔH=-75.56kJ•mol-1

2CO(g)+O2(g)=2CO2(g)ΔH=-566.0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析出固态I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下列四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2NH3(g)ΔH1<0

B.2SO3(g)2SO2(g)+O2(g)ΔH2>0

C.4NH3(g)+5O2(g)4NO(g)+6H2O(g)ΔH3<0

D.H2(g)+CO(g)C(s)+H2O(g)ΔH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分离胶体和某盐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

D.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Al2O3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

B.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应用于制造通信光缆

C.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FeCl3能与铜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葫芦岛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②1 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 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 (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N-异丙基苯胺

I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