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蒸发结晶
B.分离水和乙醇--蒸馏
C.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萃取
D.分离汽油和水--分液

分析 A.泥沙不溶于水;
B.水与乙醇互溶,但沸点不同;
C.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D.汽油和水分层.

解答 解:A.泥沙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故A错误;
B.水与乙醇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B正确;
C.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故C正确;
D.汽油和水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电石制取乙炔产生大量废渣: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另外还含有Fe和Al化学物及SO2等杂质),可用下面工艺实现电石渣吸收氯碱工业废气中的氯气,综合治理废渣和废气,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几种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010203040
S(CaCl2)/g59.564.774.5100128
S[Ca(ClO32]/g  209  
S(KClO3)/g3.35.27.310.213.9
②几种离子开始和完全沉淀与pH的关系图

(1)某导电塑料是以乙炔为单体加聚合成,其化学为
(2)化灰池中为加快水浸的速度,常采取的措施搅拌、加热.
(3)为除去Fe/Al 等杂质,氯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 pH为6-7.
(4)氯化过程的温度控制在 75~80℃,该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Cl2+6Ca(OH)2=6Ca2++10Cl-+2ClO3-. 温度过低会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为Ca(ClO)2(写化学式).
(5)复分解反应中,常控制温度为 20℃,加入KCl 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Ca(ClO32+2KCl=CaCl2+2KClO3+6H2O. 
(6)通常用石墨电极电解 KClO 溶液制备 KClO3,则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lO--4e-+2H2O=ClO3-+4H+
脱水过程实现固液分离,工业常用的设备是C
A.蒸馏塔   B.反应釜   C.离心机   D.交换器
(7)现代工艺氯化时通入O2做氧化剂提高效率,其氯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5O2=2Ca(Cl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B.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C.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能使分子获得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NH3•H2O?NH4++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降低(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stackrel{△}{?}$N2O+2H2O,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N2O)×c2(H2O);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4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O(g)+NO(g)═N2(g)+NO2(g)△H=-139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uS精矿经250℃低温焙烧后生成CuO,步骤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O+2H+═Cu2++H2O.
(2)步骤③先加NaCl、通入SO2时无沉淀,加水稀释就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其原因是CuCl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难溶于水.
(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硫酸(写名称);步骤⑥醇洗的作用是快速去除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4)已知25℃,101 kPa时:S(s)+O2(g)═SO2(g)△H=-296.8 kJ/mol
2Cu(s)+O2(g)═2CuO(s)△H=-314.6 kJ/mol
Cu(s)+S(s)═CuS(s)△H=-53.1 kJ/mol
步骤①中CuS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uS(s)+3O2(g)═2CuO(s)+2SO2(g)△H=-802.0kJ/mol.
(5)Cu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是2.

(6)假设上述①~③步反应完全转化,④~⑦步操作共损失产品3.5%,反应生成的硫酸全部被循环利用,则生产100 kg 96.5%的CuCl(Mr=99.0)产品,除循环利用之外,需要处理的尾气中含SO211.3m3(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比值为2:1的是(  )
A.pH均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B.(NH42SO4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C.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和CH3COOH溶液中c(H+)之比
D.0.2mol/L的HCl与0.1mol/LHNO3溶液中n(H+)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氧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Ag+2H++NO3-═Ag++NO2↑+H2O
D.向氨水中通入过量SO2:SO2+2NH3•H2O═2NH4++S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一氧化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g)△H=-283.0kJ/mol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
Ⅰ:对于反应:H2(g)+Cl2(g)=2HCl(g)△H=-a kJ/mol
Ⅱ: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摩尔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