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指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2

Zn

Zn

稀硫酸

3

Cu

C

氯化钠溶液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由A极流向B极的是         (填“电流”或“电子”);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         电极(填“镁”或“铝”);电极反应式为:                                                  

(3)实验3表明        (选填序号);

①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②铜的腐蚀是自发进行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②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③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④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二种金属(或其中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

 

【答案】

(1)电子 ;  (2)铝 ;Al-3e-+4OH- = AlO2-+2H2O  ;  (3)② ;     (4)①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1中Zn比铜活泼,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锌应为原电池的负极,Cu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B极流向A极,所以由A极流向B极的是电子。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铝。这是由于Al可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反应,所以形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 = AlO2-+2H2O。

(3)实验3中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构成了原电池。铜是金属,碳棒是能导电的非金属,这说明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选②。

(4)①相对活泼的金属不一定做负极,如实验4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Al为负极,故①错误;②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故②正确;③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通过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故③正确;④形成原电池的两极应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可形成电势差而形成电流,故④正确,答案选①。

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探究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指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2 Zn Zn 稀硫酸
3 Cu C 氯化钠溶液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电流由
B
B
极流向
A
A
 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 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
电极(填“镁”或“铝”)
(3)实验3 表明
B
B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B.铜的腐蚀是自发进行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二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得到下表实验结果:

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灵敏电流计指

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2

Zn

Cu

乙醇

3

Cu

C

氯化钠溶液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电流由         极流向          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 流向A极 ,表明负极是       电极(填“镁”或“铝”)

(3)实验3 表明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B.铜的腐蚀是会发生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理科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得到下表实验结果:

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灵敏电流计指
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2
Zn
Cu
乙醇

3
Cu
C
氯化钠溶液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电流由        极流向         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 流向A极 ,表明负极是       电极(填“镁”或“铝”)
(3)实验3 表明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B.铜的腐蚀是会发生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理科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得到下表实验结果:

实验

序号

A

B

烧杯中的液体

灵敏电流计指

针是否偏转

1

Zn

Cu

稀硫酸

2

Zn

Cu

乙醇

3

Cu

C

氯化钠溶液

4

Mg

Al

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电流由         极流向          极(填“A”或“B”)

(2)实验4中电子由B极 流向A极 ,表明负极是        电极(填“镁”或“铝”)

(3)实验3 表明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B.铜的腐蚀是会发生的

(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做负极

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D.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