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机物,且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间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这些转化关系都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在转化中为还原剂,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因态单质,且甲、乙、丙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则A的结构式是
O=C=O
O=C=O
;B的电子式是
Mg2+
Mg2+
;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Mg+CO2
 点燃 
.
 
2MgO+C
2Mg+CO2
 点燃 
.
 
2MgO+C

(2)若甲在转化中为氧化剂,是常见的非金属气态单质,丙是常见金属,甲、乙、丙中只有甲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乙与甲同主族,与丙同周期,乙也有强氧化性,通常条件下都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则:
①A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Br2=2Fe3++2Br-
2Fe2++Br2=2Fe3++2Br-

②C与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2Fe3++Fe=3Fe2+

③当A与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A与甲恰好完全反应,且符合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
2Fe2++4Br-+3Cl2=2Fe3++2Br2+6Cl-
分析:A(化合物)+甲(单质)→B(化合物)+乙(单质),这是一个置换反应,对中学见到过的置换反应进行“扫描”,可以联系许多知识,能起到系统归纳、综合概括的作用.在(2)小问中,甲是“非金属”“气态”“单质”,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其中的H2是还原性气体,与题中所说的强氧化性不符,再对余下的4种气体进行验证.题目隐含有两条信息:一是第(2)小题,甲、乙、丙中只有甲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言外之意,乙和丙都不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进一步推理:乙、丙可能由第4、5 周期元素组成,中学常见的元素有Fe、Cu、K、Ca、Br、I等.二是由框图中“加入过量丙”和“加入不足量丙”暗示:乙和丙的反应一定是一个多步反应,随着反应物量的比例变化,产物发生变化.结合铁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从而可得出所有物质组成.A是FeBr2,B是FeCl3,C是FeBr3,甲是Cl2
乙是Br2,丙是Fe.
解答:解:
(1)因甲在转化中为还原剂,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态单质,且甲、乙、丙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符合此条件的是镁(甲)与二氧化碳(A)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B)和碳单质(乙),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碳可化合为一氧化碳.故A为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
B为氧化镁,电子式为:
Mg2+,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
 点燃 
.
 
2MgO+C,
故答案为:O=C=O;Mg2+;2Mg+CO2
 点燃 
.
 
2MgO+C;
(2)甲是“非金属”“气态”“单质”,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其中的H2是还原性气体,与题中所说的强氧化性不符,再对余下的4种气体进行验证.题目隐含有两条信息:一是第(2)小题,甲、乙、丙中只有甲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言外之意,乙和丙都不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进一步推理:乙、丙可能由第4、5 周期元素组成,中学常见的元素有Fe、Cu、K、Ca、Br、I等.二是由框图中“加入过量丙”和“加入不足量丙”暗示:乙和丙的反应一定是一个多步反应,随着反应物量的比例变化,产物发生变化.结合铁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从而可得出所有物质组成.
A是FeBr2,B是FeCl3,C是FeBr3,甲是Cl2,乙是Br2,丙是Fe.
①FeBr2中Fe2+具有还原性,可被Br2氧化为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故答案为:2Fe2++Br2=2Fe3++2Br-
②C是FeBr3,丙是Fe,Fe把FeBr3的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
③A是FeBr2,甲是Cl2,按A与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氯气把溴化亚铁恰好完全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Br2+3Cl2=2FeCl3+Br2
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答案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点评:本题对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了考查,框图推断题一直是高考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具有一定难度.
本题还对铁元素的可变价态进行了比较隐蔽地考查.要正确作答,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推理能力,本题是道考查推理能力的好题.
本题易错点:推出乙是碘,因为碘与铁反应只能生成碘化亚铁,碘与铁反应,无论铁的量是不足还是过量,产物只有一种,所以乙不能是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数之比为
2:1
2:1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3)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N2 或NH3
N2 或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为
S
S
  (填写化学式)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
2SO3
2SO2+O2
催化剂
.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为
Na
Na
C的为
Na2O2
Na2O2
.(填写化学式)
(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则A为
NH3
NH3
,(填写化学式)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298K、100kPa时,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mol-1,请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H2(g)=C2H2(g)△H=226.7kJ?mol-1
C(s,石墨)+H2(g)=C2H2(g)△H=226.7kJ?mol-1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试回答下列问题: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请写出A.B.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Cl2+H2O=HCl+HClO、2Na2O2+2H2O=4NaOH+O2
3NO2+H2O=2HNO3+NO、Cl2+H2O=HCl+HClO、2Na2O2+2H2O=4NaOH+O2

(3)写出硫化钠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S2-+H2OHS-+OH-
S2-+H2OHS-+OH-
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NaOH
NaOH

(4)明矾可做净水剂是因为
Al3+水解产生的胶状的Al(OH)3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Al3+水解产生的胶状的Al(OH)3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Al(OH)3+3H+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Al3++3H2OAl(OH)3+3H+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向明矾的水溶液中加入饱和的小苏打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有无色气体和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3HCO3-+Al3+=Al(OH)3↓+CO2
3HCO3-+Al3+=Al(OH)3↓+CO2

(5)下列哪些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酸
②④⑤⑥
②④⑤⑥

①醋酸不易腐蚀衣服;
②0.1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
③进行中和滴定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比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
④0.1mol/L的CH3COOH溶液PH约为2.9;
⑤相同体积的PH均等于4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被同一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多;
⑥镁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如果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可以降低反应速率但不改变产生气体的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B、C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为红棕色气体,则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2)若D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A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金属元素,则C的电子式为

(3)若D是金属,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Fe3++Fe=3Fe2+
2Fe3++Fe=3Fe2+

(4)若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一种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则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CO32-+H2O=2HCO3-
CO2+CO32-+H2O=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催化剂
2SO3
2SO2+O2
催化剂
2SO3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2Na2CO3+O2
.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
Na2CO3
Na2CO3

(3)若C是红棕色气体,A可能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如图2所示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收集A的方法是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验证A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任写一种).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Ca(OH)2+2NH4Cl
  △  
.
 
CaCl2+2NH3↑+2H2O

③若有5.35g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
2.24
L.
④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3NO2+H2O=2HNO3+NO
,反应可得到酸X,X是
电解质(填“强”或“弱”).如图3所示:足量X的浓溶液与Cu反应,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4H++2NO3-=Cu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NO
NO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