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 ΔH=+0.33 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B

【解析】①-②得:S(s,单斜)=S(s,正交) ΔH=-0.33 kJ·mol-1,A项错误;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B项正确;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应该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要低,C项错误;①式表示断裂1 mol S和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化学键与分之间作用力(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R在同一周期

B.原子半径:W>R>X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化学平衡图像(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要从混有Na2SO4的Na2Cr2O7晶体中得到Na2Cr2O7晶体,需要进行三个操作。这三个操作不包括

A.升温结晶 B.趁热过滤

C.降温结晶 D.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因素(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为原料,通过反应Ⅰ和Ⅱ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 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①已知100 ℃压强为p1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图中的p1    p2(填“<”“>”或“=”),100 ℃压强为p2时平衡常数为    。 

③该反应的ΔH    0(填“<”“>”或“=”)。 

(2)在一定条件下,将a mol CO与3a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CH3OH(g) ΔH<0 ……Ⅱ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 mol CO和3 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表格中。

A.下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    ;b=。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下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 MPa和5 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    MPa。 

实验编号

T/℃

n(CO)/n(H2)

p/MPa

1

150

1/3

0.1

2

a

1/3

5

3

350

b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单质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试回答:

(1)若试管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

(写出两种)。

(2)若将铜丝网隔板改为铁丝网隔板,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何种气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

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 X < Y < 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Vm与它的推论应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