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②

 

D解析:滴加少许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再加少许氯水后若立即出现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西城区一模)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Fe(NO)SO4(棕色)△H<0.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
棕色溶液变浅(或绿),无色气体逸出,且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棕色溶液变浅(或绿),无色气体逸出,且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
FeSO4+NO?Fe(NO)SO4(棕色)△H<0正反应放热,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FeSO4+NO?Fe(NO)SO4(棕色)△H<0正反应放热,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
浓硝酸换成稀硝酸
浓硝酸换成稀硝酸
,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
cd
cd

a.铁粉   b.溴水    c.鉄氰化钾溶液    d.硫氰化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广东模拟)在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请设计实验,证明还原铁粉与水蒸气能够发生反应.
(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2O(g)
  △  
.
 
Fe3O4+4H2
3Fe+4H2O(g)
  △  
.
 
Fe3O4+4H2

(2)证明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的方法是
检验是否有H2产生
检验是否有H2产生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帮助该同学完成设计,用下列简图画出未完成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铁架台可省略,导气管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

(4)停止反应,待装置冷却后,取出反应过的还原铁粉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若混合物中既有Fe2+又有Fe3+,则证明该结论的实验方法是:
各取少量溶液于两试管中,向其中一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向另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前者溶液颜色变红,后是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溶液中既有Fe2+又有Fe3+
各取少量溶液于两试管中,向其中一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向另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前者溶液颜色变红,后是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溶液中既有Fe2+又有Fe3+

(5)经检验上述滤液中不含Fe3+,这不能说明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含+3价的Fe元素.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如果反应后混合物中的铁粉过量,铁粉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为Fe2+,即便加KSCN溶液也不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如果反应后混合物中的铁粉过量,铁粉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为Fe2+,即便加KSCN溶液也不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6)某同学利用上述滤液制取白色的Fe(OH)2沉淀,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①沉淀由白色→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②为了得到白色的Fe(OH)2沉淀,并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其白色,可采取的措施有多种,请写出其中的一种.
第一种:用一只容器较大针孔较细的注射器吸取滤液后再吸入NaOH溶液,然后倒置2~3次;
第二种:向滤液中加入植物油,使滤液与空气隔绝,然后再将滴管伸入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第三种:向热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
第一种:用一只容器较大针孔较细的注射器吸取滤液后再吸入NaOH溶液,然后倒置2~3次;
第二种:向滤液中加入植物油,使滤液与空气隔绝,然后再将滴管伸入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第三种:向热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制备Fe(OH)3胶体
B 将SO2通入棕黄色溴水中,溶液褪色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 向某无色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C、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陕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化学(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15分)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自然界中以                         态存在,其氧化物呈黑色的是          ,呈红褐色的是              (填写化学式)。

(2)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在氯气中反应的产物是                                                   

(3)要验证一种溶液中是否含有Fe3+、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向甲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一定存在Fe3+

B.向乙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若氯水褪色,证明一定存在Fe2+

C.向丙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3+

(4)铁合金有下列数据:

碳素钢(Fe、C、Mn、Si)

合金钢

低碳钢

中碳钢

高碳钢

碳素钢+Cr、Mn、W、Ni、Co等

含碳量<0.3%

含碳量0.3%--0.6%

含碳量>0.6%

韧性好,强度低

韧性好、强度好

硬而脆

具有特殊性能

取15g某碳素钢样品,按下列实验流程进行操作:

①A、B的作用是                                                          ,

②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D装置质量增加0.022g,该样品属于          钢。

③没有A、B装置,实验结果               (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