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2c(NH4+) = c(SO42-)

B.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c(OH)+c(SO42-) = c(H+)+c(NH4+)

C. 若等体积等浓度的HCN溶液与NaCN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c(CN-)>c(HCN)

D.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OH-)>c(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钨是属于有色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钨矿在古代被称为“重石”. 1783年被西班牙人德普尔亚发现黑钨矿也从中提取出钨酸,同年,用碳还原三氧化钨第一次得到了钨粉,并命名该元素.钨是的用途十分广,涉及矿山、冶金、机械、建筑、交通、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军工、航天、科技、各个工业领域.现在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s)+3H2(g)
高温
 W(s)+3H2O(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c3(H2O)
c3(H2)
K=
c3(H2O)
c3(H2)

(2)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
60%
60%
;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正反应为
吸热
吸热
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3)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550℃~600℃~700℃
主要成份 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WO3+H2=W2O5+H2O
2WO3+H2=W2O5+H2O
;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
W2O5和WO2
W2O5和WO2
;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
1:1:4
1:1:4

(4)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g) 
1400℃
约3000℃
 WI4(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
AB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分)德国人哈伯在1913年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反应原理:

N2(g)+3H2(g) 2NH3(g);已知298 K时,

ΔH=-92.4 kJ·mol-1,ΔS=-198.2J·mol-1·K-1,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说明298 K下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298K时,将10 mol N2和30 mol H2放入合成塔中,为什么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________。

(2)如图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mol H2混合于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A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占25%,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在达到状态A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代入数值的表达式,不要求得具体数值),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KA________KB(填“=”、“<”或“>”)。

③在达到状态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氩气使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N2的正反应速率是H2的逆反应速率的1/3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N2的物质的量,H2的转化率降低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4)在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高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

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综合测试(苏教版) 题型:填空题

(8分)德国人哈伯在1913年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反应原理:
N2(g)+3H2(g)2NH3(g);已知298 K时,
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说明298 K下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298 K时,将10 mol N2和30 mol H2放入合成塔中,为什么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________。

(2)如图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于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A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占25%,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在达到状态A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代入数值的表达式,不要求得具体数值),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KA________KB(填“=”、“<”或“>”)。
③在达到状态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氩气使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N2的正反应速率是H2的逆反应速率的1/3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N2的物质的量,H2的转化率降低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4)在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高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

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综合测试(苏教版) 题型:填空题

(8分)德国人哈伯在1913年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反应原理:

N2(g)+3H2(g) 2NH3(g);已知298 K时,

ΔH=-92.4 kJ·mol-1,ΔS=-198.2 J·mol-1·K-1,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说明298 K下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298 K时,将10 mol N2和30 mol H2放入合成塔中,为什么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________。

(2)如图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于一个10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A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占25%,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在达到状态A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代入数值的表达式,不要求得具体数值),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KA________KB(填“=”、“<”或“>”)。

③在达到状态B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氩气使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N2的正反应速率是H2的逆反应速率的1/3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N2的物质的量,H2的转化率降低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4)在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高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

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与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与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和密度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