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脱硝: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N2(g)2O2(g)=2NO2(g) ΔH=+133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脱碳:(1)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l)H2O(l) ΔH<0

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2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 molH—H键断裂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

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时间段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___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Ⅰ:

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Ⅱ:

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Ⅰ、Ⅱ对比:平衡时CH3OH的浓度c()___c()(“>”“<””)

②对反应Ⅰ,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 min时只改变温度至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___(“>”“<””)T2。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CO2(g)1molH2O(g),则平衡___(正向”“逆向”)移动。

3)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化为甲酸,反应原理为2CO22H2O=2HCOOHO2,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②在标准状况下,当电极2室有11.2LCO2反应。理论上电极1室液体质量___(增加减少”)___g

【答案】4H2(g)2NO2(g)=N2(g)4H2O(g) ΔH=-1100.2kJ·mol1 低温 de < 0.025mol·L1·min1 < CO22H2e=HCOOH 减少 9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知识,运用盖斯定律、勒夏特列原理、、电化学原理分析。

.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①.2H2(g)+O2(g)=2H2O(l) H=571.6kJmol1,②.N2(g)+2O2(g)=2NO2(g) H=+133kJmol1.H2O(g)=H2O(l) H=4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4可得:4H2(g)+2NO2(g)=N2(g)+4H2O(g),则:△H=2×(571.6kJmol1)133kJmol14×(44kJmol1) = 1100.2kJmol1,故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4H2(g)+2NO2(g)=N2(g)+4H2O(g) H=1100.2kJmol1

故答案为:4H2(g)+2NO2(g)=N2(g)+4H2O(g) H=1100.2kJmol1

. (1)CO2(g)+3H2(g)CH3OH(l)+H2O(l),熵变△S<0,则反应焓变△H<0,低温下满足△HTS<0

故答案为:低温;

a.甲醇、水为液体,CO2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按物质的量1:3反应,故混合气体中CO2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平均摩尔质量数值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无法判断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a中分析,可知CO2H2的体积分数数值始终保持不变,无法判断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a中分析,可知CO2H2的转化率始终相等,无法判断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混合气体质量减小,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密度减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到达平衡,故d正确;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而1molCO2生成的同时生成3molHH键,氢气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

故答案为:de

t2CO2浓度为0.5mol/L,则氢气浓度变化量为(1mol/L0.5mol/L)×3=1.5mol/L,氢气平衡浓度为1.5mol/L=1.5mol/L,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瞬间CO2浓度变为1mol/L,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3时达到平衡时,等效为开始体积缩小一倍到达的平衡,设此时CO2浓度为xmol/L,则:

CO2(g)+3H2(g)CH3OH(l)+H2O(l)

开始(mol/L): 2 6

转化(mol/L): 2x 63x

平衡(mol/L) :x 3x

,解得x=0.5

t3时达到平衡时CO2浓度为0.5mol/Lt4时降低温度,瞬间CO2浓度不变,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而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2浓度减小,画出t2t6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故答案为:

(2)I为恒温,Ⅱ为绝热容器,反应向逆反应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时温度比I中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K(),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c()

故答案为:<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CH3OH)= v(H2)=0.025mol/(Lmin)20min时,转化的CO22mol1mol=1mol,则生成的CH3OH1mol,而30minCH3OH1mol,故20min时已达平衡,

CO2(g)+3H2(g)CH3OH(g)+H2O(g)

开始(mol/L): 2 6 0 0

转化(mol/L): 1 3 1 1

平衡(mol/L): 1 3 1 1

故平衡常数

平衡时氢气为6mol1mol×3=3mol,氢气平衡浓度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平衡逆向移动,氢气浓度增大,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以升高温度,即T1<T2;对反应Ⅰ,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1molH2O(g),此时浓度商,则平衡不移动;

故答案为:0.025mol/(Lmin)<;不;

(3)①电极2是正极,正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HCOOH,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

故答案为:CO2+2H++2e=HCOOH

②电极1式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理论上随着当电极2室有11.2L CO2反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为0.5mol×2=1mol,电极1室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18g/mol×=9g,即电极1室理论减小液体质量为9g

故答案为:减小;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生成则有电子发生转移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吸水性

B.A为铁,则足量A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D.B转化为D的反应是工业制备X过程中的重要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偏高偏低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对滴定结果的分析最终都是由___的变化来分析C变化。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

④滴定达到终点现象__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CuSO4,下列两个反应都有CuSO4生成。

Cu2H2SO4()CuSO4SO22H2O

CuOH2SO4CuSO4H2O

反应①的副产物SO2是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NaOHSO2Na2SO3

B.NaOHSO2Na2SO3H2O

C.2NaOHSO2Na2SO3H2O

D.2NaOHSO22NaH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0.2mol某有机物和0.5mol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得产物为CO2COH2O()。产物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7.2g;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氧化铜的质量减少了3.2g;又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17.6g。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

A.C2H4B.C2H6OC.C2H6O2D.C3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 =N2+H2O,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甲池中溶液的pH增大

B.乙池中负极反应为2Ag-2e-+SO42-=Ag2SO4

C.甲池正极反应O2+4e-+4H+=2H2O

D.当甲池中消耗0.05molN2H4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6.4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 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式:Ca + 2Cl2e= CaCl2

B.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C. 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D. 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

2)写出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__

3)若实验所得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__(填选项)。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C.溶解含泥沙的粗盐时,加入水量不足

D.所得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

E.过滤后的滤纸是湿的,纸上的水溶解了一些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