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 D.②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B.往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iO32—

C.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紫色,则原溶液的溶质一定就是钾盐

D.往某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二上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欲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洁净的 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10.00 mL,并转移至锥形瓶中。

(2)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①甲基橙3.1~4.4;②石蕊5~8;③酚酞8.2~10,上述指示剂应选择

(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CH3COOH溶液时,左手控制滴定管阀门,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

瓶,两眼注视 。当 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4)下列操作,会使所测CH3CO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于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残留有蒸馏水。

C.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排出气泡。

D.在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

E.滴定前读数时俯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仰视。

(5)当达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在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H+)>c(OH-)

B.c(OH-)=c(H+)+c(CH3COO-)

C.c(Na+)+c(H+)=c(OH-)+c(CH3COO-)

D.c(CH3COOH)+c(CH3COO-)=0.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 所含分子数约为NA 个

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C.1 mol NaHCO3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2NA

D.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28.5kJ/mol

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后,K 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己知:①Fe2O3(s)+3C(石墨) 2Fe(s)+3CO(g) ∆H1=+489.0kJ/mol

②Fe2O3(s)+3CO(g)2Fe(s)+3CO2(g) ∆H2=-28.5kJ/mol

③C(石墨)+ CO2(g)=2CO(g) ∆H3=akJ/mol

则a=__________kJ/mol。

(3)在T℃时,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已知=4)

Fe2O3

CO

Fe

CO2

始态mol

1.0

1.0

1.0

1.0

①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O的消耗速率和CO2的生成速率相等

(4)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 3H2(g)2NH3(g)∆H<0。

① 在某温度时,向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达到平衡后:

a.若向容器中通入N2,则N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b.若再通入1mol N2和3mol H2,氮气的转化率将________。

②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氨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Ⅰ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b.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有无催化剂, 1表示没加入催化剂, 2表示加入了催化剂

c.图Ⅲ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反应mA(s)+ nB(g)eC(g)+ f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K+、Ba2+ 、Al3+、Cl-、SO42-、CO32-、MnO4-离子。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始终无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②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2)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为

A.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分子数比为1∶3∶2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