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对有关实验描述和解释正确的是

A. 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SO2有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C. 常温下,将铝、铁片放入浓硫酸、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铁不与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 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 436 kJ;Cl—Cl 243 kJ;H—Cl 431 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 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0

B. H(g)+Cl(g)===HCl(g) ΔH=+431 kJ·mol-1

C. 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等

D. H2(g)+Cl2(g)===2HCl(g) ΔH=-18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②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③向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某混合物A,含有Al2(SO4)3、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B、C、D、E 4种物质的化学式为: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3)沉淀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括号内为杂质,选项中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u (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2 ( SO2 ) 通过饱和Na2 CO3 溶液

C. CO2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NO2 (NO) 通过水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 Cu + HNO3(浓)→ Cu(NO3)2

B. Cu + HNO3(稀)→ Cu(NO3)2

C. Cu →CuO →Cu(NO3)2

D. Cu + AgNO3 →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标况下44.8LHCl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计算:

(1)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B. 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 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学生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苯和液溴制取溴苯,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中发生的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仪器分离出溴苯(仍含有少量苯);

(3)反应完毕后,向试管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____(填现象)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有机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