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

乙醇

78.3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77

0.90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硫酸、乙醇(含)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加热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洗涤、干燥。

(1)配制①中混合溶液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出)。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乙醇

C.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从仪器__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4)该同学反复实验,得出乙醇与乙酸的用量和得到的乙酸乙酯生成量如下表:

实验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2

2

1.33

3

2

1.57

4

2

x

5

2

1.76

2

3

1.55

表中数据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②⑤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后再加入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 作催化剂、吸水剂 BC 大火加热会导致大量的原料汽化而损失 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液体,下层为浅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分液漏斗 上口倒 增加乙醇或乙酸的用量对酯的产量的影响

【解析】

1)混合时浓硫酸相当于被稀释,故应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然后再加入乙酸,也可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好后再加入浓硫酸;因酯化反应速率慢且为可逆反应,使用浓硫酸可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并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吸收了水);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生成的酯中含有。故答案为: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然后加入乙酸(或先将乙醇与乙酸混合后再加入浓硫酸,并在加入过程中不断振荡); 作催化剂、吸水剂;

2)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①除去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②吸收乙酸乙酯中的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并有利于液体分层。故答案为:BC

3)由表中数据知乙醇的沸点(78.3℃)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很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大量的乙醇会被蒸发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因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上层为油状有香味的无色液体,又因会有一定量的乙酸汽化,进入乙中与Na2CO3反应,故下层液体红色变浅;将分层的液体分离开必须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答案为:大火加热会导致大量的原料汽化而损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液体,下层为浅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分液漏斗;上口倒;

4)因在乙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增加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右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增加,减少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1.57X1.76,根据实验①②⑤条件的异同可知,实验①②⑤探究的是增加乙醇或乙酸的用量对酯产量的影响,故答案为:1.57X1.76;增加乙醇或乙酸的用量对酯产量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甲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2 B. 乙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 丙用于模拟生铁的电化学腐蚀 D. 丁用于蒸干A1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符合操作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I可用于制备氢气并检验其可燃性

B.II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C.Ⅲ可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D.IV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相同温度下,同时向

①4 mL 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和②4 mL 0.2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中,分别加入4 mL 1 molL-1 H2C2O4溶液

中溶液先褪色

该实验条件下,KMnO4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

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少量水

产生淡蓝色火焰,煤炭燃烧更旺

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C

加热2NO2(g) N2O4(g)平衡体系

颜色加深

证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CO3溶液的pH

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NO2中含有原子数为3 NA

B.1molNH31molN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C.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SO2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侯氏制碱应先通NH3再通CO2

C.在第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③④的目的是进行溴的富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海水密度(gmL-1)

CaSO4

NaCl

MgCl2

MgSO4

NaBr

1.21

0.05

3.26

0.004

0.008

1.22

0.015

9.65

0.01

0.012

1.26

0.01

2.64

0.02

0.02

0.04

1.31

1.40

0.54

0.03

0.06

注:画“—”的数据少于10-4,可以忽略不计。

(1)从海水中获得粗盐,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

(2)根据上表,要获得杂质较少的食盐,应控制海水的最佳密度为___gmL-1(填字母)。

A1.21 B1.22 C1.26 D1.31

(3)粗盐中常含有MgCl2MgSO4CaCl2等杂质,要除去这些杂质,按顺序加入的试剂依次为NaOHBaCl2______等(填化学式)。

(4)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钠元素的一种常见氧化物可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写出该氧化物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 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C. 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D. 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