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671  146679  146685  146689  146695  146697  146701  146707  146709  146715  146721  146725  146727  146731  146737  146739  146745  146749  146751  146755  146757  146761  146763  146765  146766  146767  146769  146770  146771  146773  146775  146779  146781  146785  146787  146791  146797  146799  146805  146809  146811  146815  146821  146827  146829  146835  146839  146841  146847  146851  146857  146865  203614 

科目: 来源:2016届安徽省庐江县六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等)提取Al2O3做冶炼铝的原料,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中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钢材镀铝后,抗腐蚀性能会大大增强,其原因是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而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则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阳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主要以AlCl4﹣形式存在,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ΔS应为(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Ag2SO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Ag2SO4(s)Ag2O(s)+SO3(g)、2SO3(g)2SO2(g)+O2(g) ,经10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SO3)=0.4 mol/L,c(O2)=0.05 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3的分解率为20% B.10分钟内ν(SO2)=0.01mol/(L·min)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40g/L D.加压,容器内固体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Q KJ/mol(Q>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NH3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甲和乙两容器中所达到的平衡完全相同且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同,甲中N2和H2为80%,乙中NH3为20%

B.甲中NH3的体积分数与乙相等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moLN2­、0.6molH2、1.6molNH3,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D.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N2­(g)+3H2(g);△H=+Q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00m 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混合溶液中c(K+)= 4mol·L-1②原混合溶液中c(K+)= 2mol·L-1

③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④电解后溶液中c(H+)=2mol·L-1

⑤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可恢复为原溶液

⑥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

⑦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了4mol电子⑧电解后溶液中c(H+)=4mol·L-1

A.②⑥⑦⑧ B.①④⑤⑦ C.②⑤⑦⑧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①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数为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CO(g) + 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跟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1mol/L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