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716  146724  146730  146734  146740  146742  146746  146752  146754  146760  146766  146770  146772  146776  146782  146784  146790  146794  146796  146800  146802  146806  146808  146810  146811  146812  146814  146815  146816  146818  146820  146824  146826  146830  146832  146836  146842  146844  146850  146854  146856  146860  146866  146872  146874  146880  146884  146886  146892  146896  146902  146910  203614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 X、Y、Z、Q、R、E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Q<R<E,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

结构或性质信息

X

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Y

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Z

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

Q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R

核电荷数是Y与Q的核电荷数之和

E

原子序数比R大3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Y­的原子核外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元素符号)

(3)X、Z、Q元素均表现最低化合价时的三种氢化物中,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化学式)

(4)R的最高化合价为 。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已知0.01 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5)元素E能形成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离子[E (YH3) x Q 2]+,则中心离子为(写化学式) ,配位体为(写化学式) ,x 的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所示装置内(小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有一薄层水)的固体混合物。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如图二

C.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的总键能:反应物<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B.由C(石墨,S) C(金刚石,S) ΔH = +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 = -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 = -114.6 kJ·mol-1

D.已知:S(s)+O2(g)=SO2(g) ΔH1 = -Q1 kJ·mol-1,S(g)+O2(g)=SO2(g) ΔH2 = -Q2kJ·mol-1,则Q1<Q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 = -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ΔH = -57.3 kJ·mol-1。由此可以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稀氨水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B.①的焓变为221 kJ·mol-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热为57.3 kJ

D.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大于110.5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反应4CO(g)+2NO2(g) N2(g)+4CO2(g),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6 mol·(L·min) -1 B.v(NO2)=0.9 mol·(L·min) -1

C.v(N2)=0.25mol·(L·min) -1 D.v(CO2)=1.2 mol·(L·min)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只能增大正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用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B.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

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之后,若只改变一个因素使得平衡发生移动,则K值一定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可逆反应A(g)+2B(g) C(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研究

目的

压强对反应的

影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A

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 zC(g)+2D(g),在2 L 的密闭容器中把 4 mol A 和 2 mol B 混合,2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 1.6 mol 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 mol·(L·min) -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4 B.B 的转化率是40%

C.A 的平衡浓度是1.4 mol·L-1 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压强的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