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727  146735  146741  146745  146751  146753  146757  146763  146765  146771  146777  146781  146783  146787  146793  146795  146801  146805  146807  146811  146813  146817  146819  146821  146822  146823  146825  146826  146827  146829  146831  146835  146837  146841  146843  146847  146853  146855  146861  146865  146867  146871  146877  146883  146885  146891  146895  146897  146903  146907  146913  146921  203614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目前,回收溴单质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等。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采用如下方案从富马酸废液(含溴0.27%)中回收易挥发的Br2:

(1)操作X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反萃取时加入20%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2)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时,需缓慢加入浓硫酸,并采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

(3)溴的传统生产流程为先采用氯气氧化,再用空气水蒸气将Br2吹出。与传统工艺相比,萃取法的优点是

(4)我国废水三级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水测定某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①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废水于250mL锥形瓶中。

步骤2:将4.5 mL 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0.1mol/L KI溶液,振荡。

步骤4: ,再用0.01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15 mL。(反应原理: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步骤5: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

②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mg/L。

③步骤3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与钠元素和氢元素均可形成原子个数1:1和1:2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Y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在图中,b的pH约为7,且含有Fe2+和淀粉KI的水溶液,a为H2Y2的水溶液,旋开分液漏斗旋钮,观察到烧瓶中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98K时,金属钠与Y2气体反应,若生成1molNa2Y固体时,放出热量414kJ;若生成1molNa2Y2固体时,放出热量511kJ。则由Na2Y固体与Y2气体反应生成Na2Y2固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以气体Z2和氢气制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获取电能。假设这种想法可行,用石墨作电极材料,用稀盐酸作电解溶液,则通入Z2的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写出步骤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剂X是 。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制取CO2并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4)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可设计以下三种途径:

写出途径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请选出你认为的最佳途径 说明选择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1.0L1.0mo1·L-1的K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有机物

同分异构体数目

A

分子式为C5H12

3

B

分子式为C5H10,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

C

分子式为C4H10O,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4

D

分子式为C4H8O2能与NaHCO3反应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C的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E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C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

B.熔融电解化合物CE3可制取单质C

C.D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与单质A共热时能生成三种氧化物

D.化合物B2D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

(3)“加Na2CO3调pH至a ( a=6 )”,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 ___、_______ ___和过滤。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 剂的目的是___ ___;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__;B连_______(填写连接的字母)。

(2)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 _____________,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

(3)丙装置的c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 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g,实验完毕后:

甲方案: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 g, 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 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__________ 方案测得结果更准确。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的不足之处在(用文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_。

②若按甲方案测定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