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6793  146801  146807  146811  146817  146819  146823  146829  146831  146837  146843  146847  146849  146853  146859  146861  146867  146871  146873  146877  146879  146883  146885  146887  146888  146889  146891  146892  146893  146895  146897  146901  146903  146907  146909  146913  146919  146921  146927  146931  146933  146937  146943  146949  146951  146957  146961  146963  146969  146973  146979  14698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 =2FeCl2+CuCl2。取上述反应后溶液10 mL进行分析,测得其中c(Fe3+)为1mol·L—1。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可得到沉淀l7.22g。则上述反应后的10mL溶液中c(Cu2+)为

A.0.5mol·L—1 B.1.5 mol·L—1 C.0.4 mol·L—1 D.0.2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在不能“吃掉”盐酸的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在能“吃掉”盐酸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如果将盐酸换成碳酸镁,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填“能”或“不能”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素钢的主要成分是铁碳合金、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B.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致冷剂

C.Al2O3用作耐火材料、Al(OH)3用作阻燃剂

D.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2H2O===Na++2OH-+H2↑

B.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OH-===Cl-+ClO-+H2O

C.将NaHCO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

2HCO+Ca2++2OH-===CaCO3↓+2H2O+CO

D.将醋酸溶液滴到大理石上有气泡产生:2H++CaCO3===CO2↑+Ca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于实验Ⅰ~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Ⅰ: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Ⅱ: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实验Ⅲ:用饱和食盐水制取NaCl晶体

D.装置Ⅳ: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比较Cu、Fe的还原性:铜加入硫酸铁溶液中

B.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取一小段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加入1.0 mol·L-1的盐酸中

C.比较高锰酸钾、氯气的氧化性: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

D.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每空2分,共12分)非金属元素H、C、O、S、Cl能形成多种用途很广泛的单质和化合物,试完成下列填空。

(1)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O、Cl两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常用来杀菌消毒,试举例__________(写化学式,任写两种);

(3)H2O在常温下为液态,H2S为气态,H2O的沸点高于H2S的主要原因是__ _;

(4)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__ __。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__ __。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当溶液中c(Cl-)∶c(ClO-)===11∶1时,则c(ClO-)∶c(ClO)比值等于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已知有机物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O]表示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

已知:①A与D、B与E、I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将新制Cu(OH)2悬浊液分别加入到有机物I、F中,加热,I无明显现象,F反应并生成砖红色物质;

③C的实验式与乙炔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④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FeCl3能发生显色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H、F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

(2)反应①~⑨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

(3)I的结构简式为_ __。

(4)写出H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 _

(5)写出F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_。

(6)符合以下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苯环上一元取代物只有2种的结构简式为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瓶、锥形瓶、蒸发皿加热时均需要垫上石棉网

B.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C.配制1 mol·L-1 NaCl溶液、测定Na2CO3溶液的pH、焰色反应实验均需要用到玻璃棒

D.乙酸乙酯、硝基苯的制备、银镜反应实验均需要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