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119  152127  152133  152137  152143  152145  152149  152155  152157  152163  152169  152173  152175  152179  152185  152187  152193  152197  152199  152203  152205  152209  152211  152213  152214  152215  152217  152218  152219  152221  152223  152227  152229  152233  152235  152239  152245  152247  152253  152257  152259  152263  152269  152275  152277  152283  152287  152289  152295  152299  152305  15231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金属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各小题(图中表示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气体等物质未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Al  CAl(OH)3  ENaAlO2
(2)写出编号②⑤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B→CAl3++3NH3.H2O=Al(OH)3↓+3NH4+⑤A→E2Al+2OH-+2H2O=2AlO2-+3H2↑⑦C→DAlO2-+H++H2O=Al(OH)3
(3)从图中的七个反应中找出,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
图Ⅱ所示电池工作时,负极质量减轻
C.
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Cu作正极
D.
图Ⅳ所示电池为一次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SO42-、H+.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B.Ba2+C.Na+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臭氧(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下列元素与氧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
A.HeB.SC.SiD.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合成氨反应中:N2+3H2?2NH3经过一段时间,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段时间内用V(H2)表示反应速率为V(H2)=0.45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44SB.1SC.1.33SD.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4Zn+10HNO3(极稀)→4Zn(NO32+1N2O↑+5H2O
②该反应的还原剂为Zn,还原产物为N2O.(写化学式)
③若产生的N2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则反应中转移了0.8mol电子.被还原的HNO3为0.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
②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O32-+H+═HCO3-
③在盐酸溶液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CO32-+2H+═CO2↑+H2O
④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O2+OH-═HCO3-
⑤已知离子反应甲:Cl2+2I-═2Cl-+I2及反应乙:I2+SO32-+H2O═2H++2I-+SO42-.现向NaI与Na2SO3的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l2,溶液中首先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32-+H2O═2H++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
B.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沉淀
C.与盐酸反应的激烈程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钠产生的氢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mol•L-1的几种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盐酸④NaOH溶液⑤氨水⑥氯化铵.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6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①.
(2)将③、⑤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⑤(填“>”、“<”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NH4+)>c(H+)=c(OH-).
(3)将等体积的②、④混合,则溶液的pH>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H2O+CH3COO-?CH3COOH+OH-
(4)向相同体积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反应的初始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①>③>②,最终产生H2总量的关系为①>②=③.
(5)向相同体积的④、⑤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⑥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大小关系为④>⑤(填“>”、“<”或“=”,下同).
(6)若将等体积的②、③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有A、D、E、G、M、L六种前四周期的元素.A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D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D+比E原子少一个电子层,E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呈全充满状态.G原子的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M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与G的原子序数相差8.L位于周期表第12纵行且是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R是由M、L形成的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的电负性>M元素的电负性(填“>”、“<”或“=”).
(2)G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同周期前一族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填“大”或“小”).
(3)E-的最外层共有8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最外层电子分属2个能级.M2E2广泛用于橡胶工业,在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在M2E2分子中M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M2E2是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M和G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MG2,该分子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的空间构形为V形.
(5)L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ⅡB族.
(6)R的化学式为ZnS(用元素符号表示),属于离子晶体.已知R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该晶胞的边长a=$\root{3}{\frac{348}{ρ{N}_{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