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037  162045  162051  162055  162061  162063  162067  162073  162075  162081  162087  162091  162093  162097  162103  162105  162111  162115  162117  162121  162123  162127  162129  162131  162132  162133  162135  162136  162137  162139  162141  162145  162147  162151  162153  162157  162163  162165  162171  162175  162177  162181  162187  162193  162195  162201  162205  162207  162213  162217  162223  162231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NH3•H2O+SO2═NH4++HSO3-
B.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H2SO4+2Cl-$\frac{\underline{\;△\;}}{\;}$SO2↑+Cl2↑+2H2O
C.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3 Fe2++4H++NO3-═3Fe3++NO↑+2H2O
D.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玻璃
B.从海水提取物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常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雕刻玻璃的试剂
D.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往往将碳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获得淡水、单质碘、食盐等物质.
(1)如图是用海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其原理与课本中的实验原理完全相同.装置中使用了较长的玻璃管,其作用是导气兼冷凝,烧杯中还应盛装的物质是冰水.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海带提碘可将海带灼烧、溶解、煮沸、过滤得含I-的滤液,滤液经酸化、氧化得含单质碘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带灼烧时用来盛装海带的仪器是坩埚(填仪器名称)
②已知KMnO4、H2O2、Cl2等均可与I-反应生成I2,且KMnO4、H2O2、Cl2对应的生成物分别为Mn2+、H2O、Cl-.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I-转化成I2,最好选H2O2 (上述三种中选择)
(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某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提纯粗盐.
①若只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应经过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若要进一步除去上述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应选择合理的除杂试剂.请填写表:
杂质CaCl2MgCl2Na2SO4
除杂试剂
③为确保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应适当过量.如何判断SO42-是否除尽?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SO42-已除尽
④上述除杂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Na2CO3溶液应加在BaCl2溶液之后
⑤按顺序加入上述除杂试剂过滤后,还应加入适量稀HCl,其目的是除去过量除杂试剂中的OH-和CO32-,,判断加入稀HCl适量的方法可以是向滤液中逐滴滴加稀HCl,调节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B.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Cu
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将Ba(OH)2溶液滴到明矾溶液中,当SO42-刚沉淀完时,铝以AlO2-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
化学式CO(g)H2(g)CH3OH(l)CH4(g)
△H/(kJ/mol)-283.0-285.8-726.5-89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6.5KJ•mol-1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3)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0.5CO(g)+H2(g)?0.5CH3OH(g)△H=-45.4kJ•mol-1.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 H2和0.05mol 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①相同温度条件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0.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BD(填写序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 H2和0.05molCO
E.加入催化剂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正向(选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温度、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若甲中加入1molCO和2mol H2,乙中加入1mol 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甲放出的热量为Q1kJ,乙吸收的热量为Q2 kJ,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为a1、a2.则Q1+Q2=90.8;a1+a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往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3H2?2NH3,2min后测得容器中生成了1mol NH3,试求:
(1)2min时,N2的物质的量1.5mol;
(2)2min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0.3mol/L;
(3)2min时,H2的转化率50%;
(4)2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0.05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气)+B?XC(气)+2D(气)五分钟末测得C(D)=0.5mol/L,C(A):C(B)=3:5v(C)=0.1mol/(L•min),求:
(1)A在五分钟末的物质的量
(2)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A和2mol B,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反应进行到1min时测得剩余1.2molA,此时C的浓度为0.6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1)X为2.
(2)反应在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3)请用p0、p来表示2min时反应物B的转化率为$\frac{125(p-{p}_{0})}{{p}_{0}}$%.
(4)在四种不同的条件下测定得到以下反应速率,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v(A)=0.5mol•L-1•min-1              
B.v(B)=0.2mol•L-1•min-1
C.v(C)=0.3mol•L-1•min-1              
D. v(D)=0.5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元素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高中学习中了解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Fe2+与Fe3+有关性质非常感兴趣,做了如下实验.
(1)探究Fe2+与Fe3+性质
实验
序号
滴加试剂0.1mol•L-1FeCl23mL0.1mol•L-1 FeCl3 mL
1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
2滴入2滴苯酚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紫色
3滴入2滴酸性的KMnO4溶液溶液先变紫红后褪色溶液变紫红色
4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棕色沉淀
请你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实验3现象的原因MnO4-+8H++5Fe2+=5Fe3++Mn2++4H2O,Fe2+具有还原性,MnO4-被还原生成了无色的Mn2+.请你描述实验4中空格的实验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一会儿变成灰绿色,最后成红褐色沉淀.
(2)甲兴趣小组对0.1mol•L-1Fe2+与0.1mol•L-1Fe3+的鉴别做了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剂KSCN溶液3滴苯酚溶液2滴0.01mol•L-KMnO4溶液3滴10%NaOH溶液10滴
0.1mol•L-1FeCl3深红色紫色黄色红褐色沉淀
0.1mol•L-1FeCl2无色无色无色灰绿色沉淀
0.01mol•L-1FeCl3红棕色无色几乎无色淡黄色
0.01mol•L-1FeCl2无色无色无色无色
0.001mol•L-1FeCl3无色无色无色无色
0.001mol•L-1FeCl2无色无色无色无色
①根据上表信息,你可以得到结论是(任写两条):当浓度为0.1mol•L-1,上述四种溶液可以鉴别Fe2+、Fe3+、当浓度为0.01mol•L-1,只能用KSCN溶液、10%NaOH溶液来鉴别Fe2+、Fe3+;离子浓度不同,鉴别试剂的选择也不同.
②有同学认为,除了上述试剂可用来鉴别0.1mol•L-1Fe2+与0.1mol•L-1Fe3+,还有一种更为简单方法,请猜测这位同学的方法是观察两种溶液的颜色,0.1mol•L-1Fe2+溶液为绿色,0.1mol•L-1Fe3+溶液为黄色.
(3)乙兴趣小组认为可以用KI淀粉试纸鉴别0.1mol•L-1Fe2+与0.1mol•L-1Fe3+,请你简述操作方法取两片KI淀粉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两种溶液滴在试纸中间,若试纸变蓝色为0.1mol•L-1Fe3+,但乙组在做此实验时,都失败了(试剂没有变质,也没有杂质).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KI溶液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I2,也使试纸变蓝.
(4)丙兴趣小组针对0.001mol•L-1Fe2+与0.001mol•L-1Fe3+无法用试剂来鉴别,他们想通过煮沸,蒸发溶剂,提高溶质的浓度来达到目的,你认为不行(行或不行)理由是在加热过程中Fe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直链聚磷酸是由n个磷酸分子通过分子间脱水形成的,常用于制取阻燃剂聚磷酸铵.
①写出磷酸主要的电离方程式:H3PO4?H2PO4-+H+
②n越大,直链聚磷酸铵的水溶性越小(填“大”或“小”).
(2)在碱性条件下,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银,完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PO2-+□Ag++□6OH-═□PO43-+□Ag+□4H2O
 (3)由工业白磷 (含少量砷、铁、镁等) 制备高纯白磷 ( 熔点44℃,沸点280℃),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如图1:

①除砷过程在75℃下进行,其合理的原因是acd(填字母).
a.使白磷熔化,提高反应活性    b.降低白磷的毒性
c.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硝酸分解  d.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
②生产过程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其目的是防止白磷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③除砷过程中,合成洗涤剂起到乳化作用.
④硝酸氧化除砷时被还原为NO,写出砷转化为砷酸的化学方程式:3As+5HNO3+2H2O=3H3AsO4+5NO↑.氧化相同质量的砷,当转化为亚砷酸的量越多,消耗硝酸的量越少(填“多”或“少”).
⑤某条件下,用一定量的硝酸处理一定量的工业白磷,砷的脱除率及磷的产率随硝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如图,砷的脱除率从a点到b点降低的原因是硝酸浓度大,氧化性强,有较多的硝酸用于氧化白磷,脱砷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