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055  162063  162069  162073  162079  162081  162085  162091  162093  162099  162105  162109  162111  162115  162121  162123  162129  162133  162135  162139  162141  162145  162147  162149  162150  162151  162153  162154  162155  162157  162159  162163  162165  162169  162171  162175  162181  162183  162189  162193  162195  162199  162205  162211  162213  162219  162223  162225  162231  162235  162241  16224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操作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用淀粉KI试纸鉴别溴蒸气和NO2气体
B.证明Fe2O3是碱性氧化物,可将其与盐酸混合,观察现象
C.若NaOH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立即用大量的硫酸清洗
D.除去MnO2中的杂质KMnO4,可将固体溶于水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近些年地球上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窒效应,因此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B.测定某地区的酸雨发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pH下降,判断为硝酸型酸雨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高氯酸是一种酸性极强的无机含氧酸,可用于制备高氯酸盐、人造金刚石提纯等方面.查阅资料得到以下有关高氯酸的信息:
名称分子式外观沸点
高氯酸HClO4无色液体130℃
工业上生产高氯酸的同时还生产了亚氯酸钠,工业流程如图:

(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②的名称是蒸馏.
(2)反应器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3+3H2SO4=HClO4+2ClO2↑+3NaHSO4+H2O.
(3)反应器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OH-+SO2+2ClO2=2ClO2-+SO42-+2H2O.
(4)若反应器Ⅱ中SO2以H2O2代替也可达到同样的目,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H2O2=2ClO2-+O2+2H2O.
(5)若想得到201 kg的 HClO4纯品,至少需要NaClO3 639  kg.
(6)工业上也可用铂作阳极、铜作阴极电解盐酸制得高氯酸,在阳极区可得到20%的高氯酸.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其中盐酸与高氯酸以化学式出现)HCl+4H2O-8e-=HClO4+8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叔丁基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抗氧剂,现以对苯二酚、叔丁醇为原料,一定条件下经Frei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合成.原理如下:

步骤Ⅰ:连接如如图所示装置.
步骤Ⅱ: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0g 对苯二酚,15mL 浓磷酸,15mL甲苯,启动搅拌器,油浴加热混合液至90℃.从仪器a缓慢滴加 3.5mL叔丁醇,使反应温度维持在 90℃~95℃,并继
续搅拌 15min 至固体完全溶解.
步骤Ⅲ:停止搅拌,撤去热浴,趁热转移反应液至分液漏斗中,将分液后的有机层转移到三颈烧瓶中,加入 45mL 水进行水蒸气蒸馏,至无油状物蒸出为止.
步骤Ⅳ:把残留的混合物趁热抽滤,滤液静置后有白色晶体析出,最后用冷水浴充分冷却,抽滤,晶体用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压紧、抽干.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滴液漏斗;仪器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步骤Ⅱ中所加入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其化学式为H3PO4
(3)已知:叔丁醇熔点是 25℃~26℃,常温下是固体.实验时加入叔丁醇的方法是先用热水温热熔化,并趁热从a处滴加.
(4)制备过程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90℃~95℃,其原因是若温度过低,则反应的速率太慢;若温度过高,则反应会有二取代或多取代的副产物生成.
(5)2-叔丁基对苯二酚粗产品久置会变红,其原因是2-叔丁基对苯二酚部分被氧化成红色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含80%~90%的Ca(OH)2,其余为焦炭等不溶物)为原料制备KClO3的实验过程如图1: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2:

(1)反应I的目的是制备Ca(ClO3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H)2+2Cl2+5O2=2Ca(ClO32+2H2O;在通入Cl2和O2比例、废渣量均一定的条件下,为使Cl2转化完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缓慢通入Cl2、O2(搅拌浆料或控制合适的温度).
(2)若过滤时滤液出现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AB(填序号).
A.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B.滤纸已破损     C.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所加试剂Y选用KCl而不用KNO3的原因是防止产物KClO3中含有较多的KNO3杂质.
(4)已知:4KClO3$\frac{\underline{\;400℃\;}}{\;}$3KClO4+KCl;2KClO3$\frac{\underline{\;600℃\;}}{\;}$2KCl+3O2↑.实验室可用KClO3制备高纯KClO4固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用品有:热过滤装置(如图3所示)、冰水.
①热过滤装置中玻璃漏斗的下端露出热水浴部分不宜过长,其原因是防止滤液冷却析出的晶体堵塞漏斗.
②请补充完整由KClO3制备高纯KClO4固体的实验方案:
向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KClO3,控制温度400℃,使KClO3充分分解,将所得固体溶于水并煮沸至有大量固体析出,用热过滤装置过滤,并用冰水洗涤滤渣2~3次,在低温下干燥得KClO4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可能是许多细小液体小液滴和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一种胶体
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与适量白醋混合使用消毒效果会更好
D.夏季马路喷洒氯化钙溶液,氯化钙跟水分子结合形成结晶水合物起到保湿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X   
ZY  MN
A.N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B.单质Z比单质Y活泼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D.X和M的原子序数相差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图路线合成:

已知:R-CH=CH2$→_{(Ⅱ)H_{2}O_{2}/OH-}^{(Ⅰ)B_{2}H_{6}Ⅱ}$RCH2CH2OH(B2H6为乙硼烷)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88gCO2和45gH2O.A的分子式是C4H10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且B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一个吸收峰,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2-甲基-2-氯丙烷、2-甲基-1-氯丙烷;
(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F与2mol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6)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33CCl+NaOH$→_{△}^{醇}$NaCl+CH2=C(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吸收液制取电解锰,并利用阳极液制备高纯碳酸锰、回收硫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硅、铁、铝的氧化物和少量重金属化合物等杂质):

(1)一定温度下,“脱硫浸锰”主要产物为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或H2O+SO2═H2SO3、MnO2+H2SO3═MnSO4+H2O.
(2)“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OH)3、Al(OH)3
(3)“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Na2S会增大回收的(NH42SO4中Na+含量.
(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或4OH--4e-=O2↑+2H2O.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frac{\underline{\;50℃\;}}{\;}$MnCO3↓+CO2↑+H2O.“50℃碳化”时加入过量NH4HCO3,可能的原因是为使MnSO4充分转化为MnCO3;NH4HCO3受热易分解,造成损失;NH4HCO3能与H+反应,防止MnCO3沉淀溶解损失 (写两种).
(6)已知:25℃时,KW=1.0×10-14,Kb(NH3•H2O)=1.75×10-5.在(NH42SO4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NH4++H2O?NH3•H2O+H+,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7×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的方法是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②使用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加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
②若B无冷却装置,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HClO见光易分解.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所得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0.00mL次氯酸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