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153  174161  174167  174171  174177  174179  174183  174189  174191  174197  174203  174207  174209  174213  174219  174221  174227  174231  174233  174237  174239  174243  174245  174247  174248  174249  174251  174252  174253  174255  174257  174261  174263  174267  174269  174273  174279  174281  174287  174291  174293  174297  174303  174309  174311  174317  174321  174323  174329  174333  174339  17434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体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1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H=-QkJ/mol(Q>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小

C、平衡时SO2气体的转化率为50%

D、该条件下反应放出0.5QkJ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反应:2NO2 (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C、d 点:v(正)>v(逆)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M(如图Ⅰ)和恒温恒容密闭容器N(如图Ⅱ)中,两容器中均加入a molA和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B(?)? xC(g)△H<0,平衡时M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2

B、若N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B只有一种是气态

C、A为气体,B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N中C的物质的量相等

D、若A、B均为气体,平衡时M中A的转化率小于N中A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

名称

托盘天平

(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

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6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关于N2(g)+3H2(g)2NH3(g) △H1KJ/mol,满足如下图像:

(1)根据图判断△H1 0,T3 T4。(填“>”“<”“=”)

(2)若温度为T1且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下中,发生合成氨的反应,起始时通入2mol的N2和6mol的H2,10分钟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60%。则0到10min内用H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mol/(L·min),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反应开始和平衡状态体系的压强之比等于___________。

(3)若第(2)小问中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再通入1molN2和3mol的H2,则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I.“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生产煤炭气的反应之一是:C(s)+H2O(g)CO(g)+H2(g) △H=+131.4kJ/mol

(1)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用H2O表示0~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关于上述反应在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v正(H2O)=v正(H2)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若上述反应在t0时刻达到平衡(如图),在t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请在图中继续画出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①缩小容器体积,t2时到达平衡(用实线表示);

②t3时平衡常数K值变大,t4到达平衡(用虚线表示)。

(4)在一定条件下用CO和H2可以制得甲醇(化学式为CH3OH),CH3OH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725.8kJ/mol,283.0kJ/mol,1molH2O(l)变为H2O(g)吸收44.0 kJ的热量,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II.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在400℃时,N2(g)+3H2(g)2NH3(g)△H<0的K=0.5,则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 V(N2)逆(填:>、<、=、不能确定)。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3的体积百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填序号)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使氨气液化移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H>0,其中SO3的变化如图所示:

(1)根据8min时到达平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2)用O2表示0到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SO2)逆=2v(O2)正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在第12min时,容器压缩到1L,则SO3的变化曲线为

A、a B、b C、c D、d

(5)若保持容积不变在第12min时,加入SO3(g),则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

A.酸:阳离子全部为H+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 )

A.CaO和KCl B.CuO和NaCl C.BaSO4和CaCO3 D.NaCl和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