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183  174191  174197  174201  174207  174209  174213  174219  174221  174227  174233  174237  174239  174243  174249  174251  174257  174261  174263  174267  174269  174273  174275  174277  174278  174279  174281  174282  174283  174285  174287  174291  174293  174297  174299  174303  174309  174311  174317  174321  174323  174327  174333  174339  174341  174347  174351  174353  174359  174363  174369  17437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Ksp(AgCl) = 1.8 × 10-10 ,Ksp(AgI) = 1.5 × 10-16 ,Ksp(Ag2CrO4) =2.0 × 10-12,则在相同温度下,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四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关于该四种混合溶液的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②>④>③>①

C.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是

起始浓度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010

0.020[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环保、安全的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Cl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电解KI溶液制取1molKIO3,消耗铝电极的质量为5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Y(g),在温度T1、T2下,Y的物质的量浓度c(Y)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大于W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C.T1 > T2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用0.1 mol/L HCl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c(Na+)>c(CO32-)>c (HCO3-)>c(OH-)

B.b点时:3c(Na+)=2c(CO32-)+2c(HCO3-)+2c(H2CO3)

C.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

D.d点时:c(H+)>c(HCO3-)=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 < n(CO2) < 0.015 mol时发生的反应是:2 NaAlO2 + CO2+3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

0

c(Na+)>c(AlO2-)+c(OH-)

B

0.01

c(Na+)>c(AlO2-)>c(OH-)>c(CO32-)

C

0.015

c(Na+)>c(HCO3-)>c(CO32-)>c(OH-)

D

0.03

c(Na+)> c(HCO3-)>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 ,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

【方案2】用右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苯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IN的质量分数是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SO2、CO、CO2、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几种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利用电化学原理将CO、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A为CO,B为H2,C为CH3OH,则通入CO的一极电极反应式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若A为NO2,B为O2,C为HNO3,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 ℃,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1)直接做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②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若阴极产物的质量为21.6 g,则阳极产生气体标准况下体积为 L。电解后溶液体积为2 L,溶液的pH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研究CO2与CH4的反应使之转化为CO和H2,对减缓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①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ΔH=-802kJ·mol-1

则CH4(g)+CO2(g)=2CO(g)+2H2(g)ΔH= kJ·mol-1。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据图可知,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压强为p4、1100 ℃的条件下,该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点X,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CO和H2在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反应C(s)+H2O(g)CO(g)+H2(g)来制取。

①在恒温恒容下,如果从反应物出发建立平衡,可认定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且保持不变

②在某密闭容器中同时投入四种物质,2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有1 mol H2O(g)、1 mol CO(g)、2.2 molH2(g)和一定量的C(s),若此时对体系加压,则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第5 min时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右图中画出2~5 min容器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