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547  174555  174561  174565  174571  174573  174577  174583  174585  174591  174597  174601  174603  174607  174613  174615  174621  174625  174627  174631  174633  174637  174639  174641  174642  174643  174645  174646  174647  174649  174651  174655  174657  174661  174663  174667  174673  174675  174681  174685  174687  174691  174697  174703  174705  174711  174715  174717  174723  174727  174733  174741  203614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 2C(g)+zD(g),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mi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min)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约为2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在25℃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N2(g)+O2(g)2NO(g) K1=1×10-30

②2H2(g)+O2(g)2H2O(g) K2=2×1081

③2CO2(g)2CO(g)+O2(g) K3=4×10-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分解反应NO(g) N2(g)+O2(g)的平衡常数为1×10-30

B.根据K2的值可以判断常温下H2和O2很容易反应生成H2O

C.常温下,NO、H2O、CO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O2的倾向顺序为NO>H2O>CO2

D.温度升高,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 ℃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56.76 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小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n(CO)/mol

1.20

0.80

n(H2O)/mol

0.60

0.20

n(CO2)/mol

0

n(H2)mol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6.67%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n(CO)=0.60 mol,n(H2O)=1.20 mol,则平衡时n(CO2)=0.2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类题)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aCO3(s)=CaO+CO2(g) ΔH=+177.7 kJ

②C(s)+H2O(s)=CO(g)+H2(g) ΔH=-131.3 kJ·mol-1

H2SO4(1)+NaOH(1)= Na2SO4(1)+H2O(1) ΔH=-57.3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⑤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1) ΔH=-57.3 kJ·mol-1

⑦2H2(g)+O2(g)=2H2O(1) ΔH=-517.6 kJ·mol-1

(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 ,不正确的理由分别是

(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B类题)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O2(g)+C(s)=2CO(g) ΔH=+172.46 kJ/mol

Fe2O3+CO→Fe+CO2

若已知:2Fe(s)+O2(g)=Fe2O3(s) ΔH=-824.21 kJ/mol

根据上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2)高炉内Fe2O3被CO还原为Fe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炼制1 t(吨)含铁96%的生铁所需焦炭的理论用量是________t(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实际生产中所需焦炭远高于理论用量,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醋酸代替稀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10L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g)和2mol的NO2(g),保持温度恒定,发生反应:SO2(g)+ NO2(g)SO3(g)+NO(g)。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

试求:该温度下、该容器中,再继续加入1mol的SO2(g),则:

(1)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2)经计算,当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容器中SO2(g)的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3)整个过程中,SO2的转化率由50%变为___________%,NO2的转化率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

(4)计算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增大一种反应物物的用量,其转化率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现实生产中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增大________的用量,来提高成本高的反应物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通常采用CO(g)和H2(g)催化合成甲醇CH3OH(g)。

(1)在—定温度和压强下,CO(g)+2H2(g)CH3OH(g) ΔH=-128.8 kJ/mol。若将10a mol CO和20a mol H2放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6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10a mol CO、20a mol H2和10a mol CH3OH(g),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2v逆(H2)=v正(CO)

D.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E.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一定条件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CO、

2 mol H2

1 mol CH3OH

2 mol CH3OH

平衡

时数据

反应能量变化的绝对值(kJ)

a

b

c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则a+b=________;a1+a3________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研究小组向某2 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A和气体B,发生反应A(s)+2B(g) D(g)+E(g) ΔH=Q kJ·mol-1。在T1 ℃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

时间(min)

物质的量(mol)

0

10

20

30

40

50

B

2.00

1.36

1.00

1.00

1.20

1.20

D

0

0.32

0.50

0.50

0.60

0.60

E

0

0.32

0.50

0.50

0.60

0.60

(1)T1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2)30 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B

b.加入一定量的固体A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e.同时加入0.2 mol B、0.1 mol D、0.1 mol E

(3)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T1℃不变,若向该容器中加入1.60 mol B、0.20 mol D、0.20 mol E和n mol A,达到平衡后,与表格中20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完全相同,则投入固体A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4)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T1℃不变,各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为:n(A)=1.0mol,n(B)=3.0mol,n(D)= amol,n(E)= 0mol,达到平衡后,n(E)= 0.50mol,则a=

(5)若该密闭容器绝热,实验测得B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Q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c点v正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