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4561  174569  174575  174579  174585  174587  174591  174597  174599  174605  174611  174615  174617  174621  174627  174629  174635  174639  174641  174645  174647  174651  174653  174655  174656  174657  174659  174660  174661  174663  174665  174669  174671  174675  174677  174681  174687  174689  174695  174699  174701  174705  174711  174717  174719  174725  174729  174731  174737  174741  174747  174755  203614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A

铜丝

浓硝酸

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B

木条

18.4mol/L

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

生铁

NaCl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

铁丝

含少量HCl的H2O2溶液

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4H+=2H2O

B.乙池 Ag电极增重6.4g,溶液中将转移0.2mol电子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ΔH=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与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体积

CO转化率

平衡压强(p)

200

V1

50%

p1

200

V2

70%

p2

350

V3

50%

p2

A.反应速率:③>①>②

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

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

D.若实验②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3.36L

B.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75m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9.9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高校老师要求学生配制0.1 mol/L的KMnO4溶液100mL。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取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1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10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溶液的浓度,具体操作为:

(1)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待到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00

22.10

则此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

(3)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KMnO4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未用待测液乙二酸润洗滴定管

C.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常温常压下,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左图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请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反应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通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 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0 L,反应时间4.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少了2.0 g·L-1。在这段时间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6) 有人设计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

离子

Cu2+

H+

Cl-

SO

c/(mol·L-1)

0.5

2

2

0.5

电解一段时间后,标况下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时,阳极上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也有人用此电源利用电解法制备Na2FeO4,阳极材料为铁,其电解质溶液用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定装置已略去)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烧杯中的溶液通常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5)为说明浓硫酸中的水是否影响B装置现象的判断,还须进行一次实验。实验方案为

(6)将57.6g的Cu片加入50mL 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等于0.9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四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B.铝制品由于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可以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C.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漂白过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D.高纯度SiO2对光有很好的折射和全反射作用,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四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gO2 、O3的混合物含有2Na个氧原子

B.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C.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含HCl分子数为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四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W、Z同主族且原子序数之和与X、Y原子序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含Y元素的盐溶液可呈碱性

B. X和W形成的化合物可含非极性共价键

C. Y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一定产生H2

D. W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Z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