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5775  175783  175789  175793  175799  175801  175805  175811  175813  175819  175825  175829  175831  175835  175841  175843  175849  175853  175855  175859  175861  175865  175867  175869  175870  175871  175873  175874  175875  175877  175879  175883  175885  175889  175891  175895  175901  175903  175909  175913  175915  175919  175925  175931  175933  175939  175943  175945  175951  175955  175961  175969  203614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四支分别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原溶液中有I-

B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向10mL 0.2mol/LNaOH溶液中先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FeCl3溶液后,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在相同的温度下的Ksp: Mg(OH)2>Fe(OH)3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4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与W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 X单质不可能置换出W单质

C. 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

D. 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Z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 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

D. 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消耗5 mol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H2 中含中子数为2NA

C. 1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D. 1mol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时,取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 mL,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Na+)>c(H+)>c(OH-)

B.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 mL时: c(Cl-)>c(NH4+)>c(OH-)>c(H+)

C. 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CH3COOH)=2[c(H+)-c(OH-)]

D. 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之间存在:c(NH4+)=c(Cl-)>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器。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待测气体

部分电极反应产物

NO2

NO

Cl2

HCl

CO

CO2

H2S

H2SO4

A. 上述气体检测时,敏感电极均作电池正极

B. 检测H2S气体时,对电极充入空气,该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4e- = 4OH-

C. 检测Cl2气体时,敏感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l2 + 2e-= 2Cl-

D. 检测H2S和CO体积分数相同的两份空气样本时,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⑴.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Ni(s)+4CO(g)Ni(CO)4(g)该反应的ΔH_______0(选填“>”或“=”或“<”)。

⑵.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已知: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

S(s)+O2(g)=SO2(g);ΔH3=-296.0 kJ·mol-1

则2CO(g)+SO2(g)=S(s)+2CO2(g) ΔH4=________。

⑶.工业上一般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CO(g)+2H2(g)CH3OH(g)

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

得c(CO)=0.2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反应进行甲醇合成,T1℃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1)

0.2

0.1

0.4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v逆 (填“>”、“<”或“=”);若其他条件不变,在T2℃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c(H2)=0.4 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

(4)金属氧化物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下图是四种金属氧化物被一氧化碳还原时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800℃时,其中最易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是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等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工业上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洗涤粗品时选用异丙醇而不用水的理由是:

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高铁酸钾在水中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它能消毒杀菌是因为 它能净水的原因是

④已知25℃时Fe(OH)3的Ksp = 4.0×10-38,反应II后的溶液中c(Fe3+)=4.0×10-5mol/L,则需要调整 时,开始生成Fe(OH)3(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2)由流程图可见,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时,需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再向高铁酸钠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即可析出高铁酸钾。①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②由以上信息可知: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 (填“大”或“小”)。

湿法
 

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2等产物
 

(3)干法制备K2FeO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高铁电池具有工作电压稳定, 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有人以高铁酸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原料,以硫酸酸钾为电解质,用惰性电极设计成高温下使用的电池,写出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环己酮: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相对水=1):0.95,熔点:-45℃,沸点:155℃,溶解度(100mL H2O):2.4g(31℃)。

主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在反应开始的5min,为了将体系温度维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却外,采取的措施还有

(3)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确保加入的饱和NaHSO3溶液已经足量的实验操作是

(4)为将馏出液的pH调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无水碳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5)调节pH后还需加入精制食盐,其目的是 ,“取有机层”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是 。(填下图对应的字母)。

(6)实验条件的优化对实验成败至关重要,小组成员觉得有必要对NaClO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探究。他们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NaClO溶液,并用滴定法标定。具体方法是:用移液管取10.00mL NaClO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和KI固体(足量),用0.1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8.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则该NaClO溶液的浓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