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4352  24360  24366  24370  24376  24378  24382  24388  24390  24396  24402  24406  24408  24412  24418  24420  24426  24430  24432  24436  24438  24442  24444  24446  24447  24448  24450  24451  24452  24454  24456  24460  24462  24466  24468  24472  24478  24480  24486  24490  24492  24496  24502  24508  24510  24516  24520  24522  24528  24532  24538  24546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吸收塔C中通人空气的目的是                        

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

(2)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一1266.8kJ/mol

  N2(g)+O2(g)=2NO(g);△H=+180.5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N2(g)+3H2(g)2NH3(g);AH=一92kJ/mol。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E.及时移出氨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 A(g)+n B(g) p C(g)+q D(g);△H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mol 。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

则T1________T2(填“>”、“<”或“=”),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_________0(填“>”、“<”或“=”)。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达到化学平衡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4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②若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 L容器中,分别将物质的量均为2.00 mol的SO2、O2混合,在不同温度(T)

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学科网(Zxxk.Com)  2SO3(g)。并

在第10 s时分别测定其中SO3的体积分数(SO3%)

并绘成如图所示曲线:

(1)此反应的正反应为    热反应;

(2)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vA   vB

(填=、>或<,);以O2表示T0对应的平均反应速率(O2)=       

(3)温度T<T0时,SO3%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4)若B点SO3的体积分数为40.0%,则SO2的转化率为    

(5)若将B点的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Ⅰ.在条件为10 ℃和2×105 Pa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dD(g)+e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下表列出了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

压强/Pa

2×105

5×105

1×106

D的浓度/mol?L1

0.085

0.20

0.44

右图表示在10 ℃和2×105 Pa下,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的变化。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 ℃和2×105 Pa时,该反应的△H_____0, (填“>”或“<”)。

(2)压强从2×105 Pa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

(3)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平衡向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平衡之所以向该反应方向移动,是由于      

Ⅱ.在温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N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0.00

0.00

8

20.00

20.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2NO(g);,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回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H2(g); ΔH=+a.KJ/mol.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c(CO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40%     

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04a KJ

C.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D.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L,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 A(s)+n B(g)p C(g)+q D(g),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2 mol/L。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方程式中m+n<p+q

C.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提高B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学科网(Zxxk.Com)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学科网(Zxxk.Com)

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学科网(Zxxk.Com)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学科网(Zx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测得其pH<5;

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

⑥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A.①②③           B.②⑥          C.①③④⑤      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反应X(g)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A.第6 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和v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