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酵母菌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被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果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此时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

2)某同学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对酵母菌进行纯化培养,接种酵母菌的方法多种,每种技术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某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多个平板,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培养3天后,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特征。若平板内菌落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检测。

4)现代果酒制造业中,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已经越来越普遍。固定化细胞多采用____________法,该方法对酵母细胞进行固定化过程中,溶化海藻酸钠时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25 细胞质基质 酸性重铬酸钾 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将同批次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包埋 防止加热太快,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解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1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此时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

2)接种酵母菌的方法多种,但都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3)该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某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多个平板,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培养3天后,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特征。若平板内菌落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可以将同批次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进行检测。

4)与酶相比,酵母菌细胞体积较大,多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该方法对酵母细胞进行固定化过程中,为防止加热太快,海藻酸钠发生焦糊,溶化海藻酸钠时采用小火间断加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反应后,人体也可以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缓解炎症反应,部分机理如下图。

1)由图可知,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所进行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调节,物质a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当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缓解炎症反应的症状的能力会降低,据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感染会使机体出现发热症状,在此过程中,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兴奋后能分泌相应激素,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

B.图中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C.图中的靶细胞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该图可表示下丘脑调节垂体生理活动的部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含量越高

B. 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多于乙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渠道是丙→甲→乙→丁

D. DDT和重金属都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和浓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初,非洲暴发了25年来最大的蝗灾,破坏性极强的蝗虫已迁移至欧洲和亚洲,危害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

2)蝗虫在食物网中属于______________消费者。释放蝗虫微孢子虫、鸭、灰掠鸟等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蝗灾。

3)研究发现,蝗虫的聚集行为与信息素有关。请从滤纸、二氯甲烷、用二氯甲烷提取的信息素、群居型飞蝗成虫、散居型飞蝗成虫、行为测试室(条件适宜)、虫笼等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培养洋葱根尖细胞过程中加入不同化学物质,一段时间后取分生区细胞染色观察,得到如下表结果: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8-羟基喹啉溶液

90%

3%

4%

1%

2%

5-氟脱氧尿嘧啶溶液

97%

1%

1%

0

1%

蒸馏水

90%

4%

2%

1%

3%

根据上表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更利于染色体的观察

B.5-氟脱氧尿嘧啶溶液可抑制DNA分子复制

C.有丝分裂过程中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蒸馏水组的作用是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下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示技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称为_______________,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标志是_______________,过程Ⅲ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时间内,血流量快速增加后增速变缓,散热量逐渐变小

B.AB段时间内,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靠辐射、对流和蒸发散热

C.B时刻,因为人体散热增加,所以血管快速收缩

D.BC段时间内,人体主要由肌肉组织代谢产热维持体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马尾松的光合作用,将长势相同的马尾松幼苗分别放在阳光充足的林窗处和荫蔽的林下,测定其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指标,实验结果如下图。1000时将林下一部分马尾松幼苗移植林窗处,并测定其光合速率(计作P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00时提高林下马尾松幼苗周围的CO2浓度,a点明显上移

B.1000-1200时林窗组光合速率下降与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下降有关

C.1200-1400时林窗组光合速率下降可能与气孔阻力的变化有关

D.P值并未迅速上升至b点,原因可能是叶绿体内RuBP含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