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3)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            ,操作时采用           灭菌的方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1)筛选目的菌  选择 (2)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3)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4)接种环(2分)  灼烧(2分)(5)防止造成环境污染(2分)(6)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2分)  证明培养基制备(2分)

解析试题分析:(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解A的目的菌,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2)据该培养基成分分析,A提供氮源和碳源。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提供氧气,需要有机物A,故该细菌为异养需氧型。
(3)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需要灭菌。
(4)平板划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操作时采用灼烧灭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以获得纯净“目的菌”。
(6)为了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还要设置一组对照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判断是否有杂菌生长。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图1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致病基因控制某个酶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DNA的复制是图1中的   (用图中的序号回答),DNA复制的方式              
(2)图1中生理过程②叫         ,主要是在         内进行的。
(3)图2所示在核糖体上发生的生理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 ]        过程,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        ,需要的运载工具是图中的[   ]        
(4)图2中的生理过程共同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长期以来 ,香蕉生产遭受病害的严重威胁 ,制约了其发展。目前 ,随着转基因抗病香蕉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 ,为培育抗病香蕉品种开辟了新途径。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             ,对          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         ,作为标记基因。
(3)能使抗病基因在香蕉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     (填字母序号)。
A.启动子   B.终止子  C.复制原点   D.标记基因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方法有多种,图中所示方法为         。
(5)欲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的技术是       ,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采用的技术是     ,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采用的技术       (填字母序号,各1分)。
A.分子杂交技术   B. DNA分子杂交技术    C.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D. PC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问题:

⑴据图1分析,比较甲、乙两种番茄,土壤含水量对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影响______。土壤含水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70%时,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⑵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
①综合图1和图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______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②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______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⑶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______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_____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______,则观点二成立。
⑷为提高番茄的抗寒性,方便低温储运,科学家用______酶从比目鱼DNA中获取“抗冻蛋白基因”,构建______并导入番茄细胞,培育出转基因抗冻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培育荧光鼠的设计思路可用下面的图解表示。

依据设计程序,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在过程A中对天然质粒做的修饰改造是________      。
(2)检测荧光小鼠细胞内是否含有基因X,在分子水平上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探针;判断转基因荧光鼠荧光基因的表达是否成功,在个体水平上应检测_____________      。
(3)如果想一次繁殖多只转基因鼠,则需要在过程G中实施____________,该操作一般在胚胎发育至________期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如图表示该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和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细胞A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⑵细胞B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
⑶细胞C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C细胞最终能形成       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⑷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是             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甲过程需以②________为原料,在①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
(2)图中③表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在⑤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若在⑤中插入一个碱基,则可能导致肽链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普通番茄细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用A表示),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易软化,不耐储藏。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可以使番茄不再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从而使番茄长时间抗软化,容易储存和运输。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番茄(AA)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育种的方法,最终获得基因型为aa(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
(2)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中用到的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___上。
(3)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
(4)图1中获得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番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番茄,这个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细胞先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再形成丛芽和根。
(5)根据图2分析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使番茄抗软化的原理是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_____,从而阻断了__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