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层磷脂分子上,图乙所示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且消耗ATP,应为主动运输。图甲中K逆浓度梯度由细胞外运至细胞内,应为主动运输。胰岛素是非跨膜运输。

考点:本题从物质运输的角度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2分)在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美丽的场馆令人心驰神往。其中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植物,观众可在十分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参观。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主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植物。屋顶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屋顶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若某种C3植物在进行图甲的生理过程时,光反应阶段发在该C3植物叶片的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司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司,此时该植株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含量将       (“增加”/“不变”/“减少”)。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4)丁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盐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    (低、高),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5)假设屋顶植物中有一种品质优良的农作物,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又要保持其优良性状,最好采用                       技术。若该农作物为转基因植物,从一种细菌中获得了某优良基因,将细菌中的这种优良基因转移到该农作物体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Ⅰ.(10分)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在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美丽的场馆令人心驰神往。其中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植物,观众可在十分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参观。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主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植物。屋顶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屋顶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若某种C3植物在进行图甲的生理过程时,光反应阶段发在该C3植物叶片的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司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司,此时该植株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含量将        (“增加”/“不变”/“减少”)。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4)丁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盐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     (低、高),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5)假设屋顶植物中有一种品质优良的农作物,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又要保持其优良性状,最好采用                        技术。若该农作物为转基因植物,从一种细菌中获得了某优良基因,将细菌中的这种优良基因转移到该农作物体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I、II小题

I.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l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四个烧杯中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因变量是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4)导致曲线A与曲线B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5)图2表示萝卜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时的曲线变化;②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⑧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8的HC1的曲线变化。

II.图甲表示一个水稻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表示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水稻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用图中的番号或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生物膜结构包括                

   (2)图甲中,物质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    ;物质④是在            的情况下,进入c中被分解;图中的K+进入细胞后,对    有重要作用。

   (3)将一株水稻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l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则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该水稻5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       mol。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              

   (4)如果将水稻换成,则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应该包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