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配对方式为A与T、G与C相互配对

B. 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 图中表明正在合成4条多肽链

D. 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b→a

【答案】B

【解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表达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图示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的配对方式是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相互配对,翻译过程的配对方式是A与U相互配对、G与C相互配对,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的阻断,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B正确;图中附有核糖体的4条链是通过转录形成的4个mRNA分子,每个mRNA分子都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C错误;根据图中mRNA的长度推断可知,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a→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可有可无

C.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是碳元素

D. 叶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与生物学事实相符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

B.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基因上的多种密码子决定

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D.蓝藻细胞内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 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三种可能

D. Ⅲ-4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缍体

C.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点消失,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 循环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

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 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Ⅱ片段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Ⅱ片段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