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暗(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磷参与了光合作用所有产物的合成

B.蔗糖合成受阻促进Pi进入叶绿体

C.三碳糖磷酸的积累会导致[H]ATP的合成速率增加

D.三碳糖磷酸的积累导致卡尔文循环减速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回顾和梳理光合作用的过程,认真分析各个小题即可正确作答。

A、磷元素是核酸、磷脂、ATP等的组成成分,ATP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但没有参与所有产物的合成,A错误;

B、据图分析,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Pi减少,B错误;

C、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基质,抑制了光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反应生成的ATP[H]减少,C错误;

D、据图分析,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导致三碳酸磷酸的转运受到抑制,进入叶绿体的Pi减少,同时三碳酸磷酸因转运受抑制而在叶绿体基质中大量积累,进一步抑制了暗反应和光反应的进行,使得ATP的合成数量下降,这一过程中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过程,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外液

B.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仅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也是所有生物细胞代谢的产物,生物体内检测到的甲醛称为“内源甲醛”。内源甲醛在神经细胞内的过度积累,会抑制细胞的活力,使之萎缩变圆,进而造成神经细胞不断损害和丢失,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AD)。

1)为检测甲醛在细胞中的分布,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甲醛荧光探针(红色)分别检测细胞中溶酶体和线粒体(均用绿色荧光标记)。甲醛探针的红色荧光与溶酶体的绿色荧光几乎完全重合,而不与线粒体的绿色荧光重合,说明______。预测在细胞培养液内加入0.1 mmol/L的甲醛,可以观察溶酶体内的甲醛红色荧光强度______

2)溶酶体是细胞内具_______(单/双)层膜包被的小泡,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其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细胞的胞质内存在大量溶酶体水解酶,预示溶酶体功能的损害与AD早期进展有关。为检测AD的发生是否与溶酶体内甲醛代谢异常有关,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对大鼠进行双侧颈动脉不完全结扎手术用来构建脑部氧化应激损伤(会引起AD)动物模型,然后测定溶酶体和胞质内甲醛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组1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2的处理是__________,设置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测定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②正常情况下,甲醛会被转运出神经细胞,以减少对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溶酶体是否参与将甲醛转运出细胞的过程,研究人员用药物诱导使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12h后分别测定细胞内外的甲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溶酶体结构被破坏后,从溶酶体中释放出的甲醛无法有效地运送到细胞外。请推测实验组的测定结果并填写在下表内空白处:

组别

胞质内荧光强度

细胞培养液中的甲醛荧光强度

实验组

__________

_________

对照组

++

+++

注:数量代表荧光强度的强弱

3)综合上述研究,请你针对甲醛代谢异常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出治疗思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也会引发图中各种过程

B.垂体(Y)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X)细胞和垂体(Y)细胞

D.紧张等刺激条件下,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上升再恢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排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图为排便反射的部分过程,其中肛门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组织,直肠位于肛门上部。图中“+”表示神经冲动增强,“-”表示神经冲动减弱。请据图回答:

(1)直肠在正常情况下是空虚的,但肠道运动推进粪便进入直肠时,当直肠腔内压力达到某一阈值,可刺激直肠壁内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发出冲动传入腰骶部脊髓内的低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___________而产生便意。该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处的传输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

(2)如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即发出冲动使排便中枢兴奋性___________,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产生排便反射。同时高级中枢还可有意识地先行深吸气,声门关闭,增加胸腔压力,隔肌下降、腹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力,促进直肠收缩,这种调节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

(3)如环境不允许,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下阴部神经传出的神经冲动增加,肛门外括约肌___________,制止粪便排出。外括约肌的紧缩力比内括约肌大30%~60%,因而能制止粪便由肛门排出,这可拮抗排便反射,一段时间后直肠内粪便又返回乙状结肠或降结肠,一定范围内,这种结肠逆蠕动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有利的”、“不利的”)。但若经常抑制便意,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的敏感性___________,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的吸收而变干硬,产生排便困难,这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

(4)婴儿分娩时会产生“假性便意”。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 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相邻的激素之 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de三种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ab两种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 发育

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丙图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哪一区域?[ ]__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这表明在该时期进行了大量蛋白质合成。

3)丙图①②过程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②③过程形态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的防卫功能

B.图中对④的调控都只能通过直接控制④中每种器官或细胞的活动而实现

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