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受精卵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错误。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是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B正确。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时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C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不是在受精作用过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9分)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自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 和A2)进入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9分)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自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材料的选择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          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压片。

观察: 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 和A2)进入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