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 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种类有差异

B. 膜上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分子不能

C. 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 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 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 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B. 用苏丹Ⅲ鉴定浅色脂肪样液,要用到显微镜

C. 绿叶色素分离实验中,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一两次即可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都用到15%的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示意图A和B中,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  )

A. 2 B. 4 C. 5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 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 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 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模型,数字表示能量。图2所示为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D表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次级消费者为图中的_____________。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用图中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表示。

(2)图1只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A、B、C、D间的循环形式为_______________ 。

(3)在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又称K值,图2中该种群的K值为____________个。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是7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业水平检测模拟(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施莱登和施旺首次发现细胞并提出了细胞学说

B. 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温特提取出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并鉴定其为吲哚乙酸

D.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先后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