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1中,物质E是________,物质D是________,过程①为_________________

(2) 图2中,O→t1段,细胞中C6H12O6的含量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 提取该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

【答案】[H]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光反应不变不变增强叶绿素b

【解析】

考点是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物质E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H],物质D是暗反应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过程①分解水为光反应。

(2) O→t1段,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细胞中C6H12O6的含量不变;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不是光照而是二氧化碳,所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不变;t3→t4段,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①光反应也增强。

(3)叶绿素b离滤液细线最近,所以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增长曲线模式图。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____________(填“理想”或“现实”)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的,称为___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在自然环境中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种内斗争,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按b曲线方式增长,称为____________型曲线增长。

(2)按b曲线方式增长,种群数量在达到K值后维持相对稳定,K值称为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_______时该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3)当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表示该种群出生率_________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值的大小最终取决于环境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脑啡肽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4个肽键

B. 该脑啡肽中含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

C. 高温、X射线、强酸等会引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

D. 形成该脑啡肽时,脱去的水中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②③④⑤

B. 细胞④分泌的某物质为抗体,它能进入靶细胞并消灭抗原

C. HIV主要攻击细胞②,使免疫系统瘫痪,属于免疫缺陷病

D.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分泌相应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地区的油菜,籽大抗性差,乙地区的油菜,籽小抗性强,要提高两地的油菜品种质量,通常采用的育种技术是 ( )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多倍体育种 D. 基因工程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对果园内的动物甲、乙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如下图,据图可推测出( )

A. 甲、乙间存在捕食关系,可写出一条食物链“甲→乙”

B. 在调查期间内,果园的物种丰富度先增高后降低

C. 根据乙与甲的数量比值可计算出二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达到稳定状态时,甲的数量会超过乙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当神经元兴奋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当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神经元甲与乙之间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___

⑵神经元甲释放的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与神经元乙(突触后膜)上的_____(填结构或成分)结合,使乙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最终引起丙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此时神经元丙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

⑶研究发现,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会与突触小体上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Ca2+内流,影响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该病属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中的_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暗反应阶段既有C5的生成又有C5的消耗

B. 光反应阶段不需要酶的参与

C. 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 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