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彩椒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皮色遗传。已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

A.2种,7∶1 B.3种,4∶3∶1

C.3种,6∶1∶1 D.4种,1∶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精子获能所利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是( )

A.一定浓度的肝素 B.一定浓度的ATP

C.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D.一定浓度的血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最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

A.为雌性 B.为雄性

C.性别不能确定 D.雌、雄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低渗溶液中

B. 过程2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C. 过程4、5、6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

D.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具有可育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种植物叶肉细胞融合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②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③叶肉细胞经过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④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细胞全能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的核糖体上能合成生长素和乙烯

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并都具有两重性

C.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D. 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和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植物幼苗,均可使染色体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并成功表达,这就是叶绿体转基因技术,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外源基因,可采用PCR技术,该技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

(2)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因其不会随______(填“花粉”或“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的遗传特性。

(3)利用__________处理植物体细胞可得到原生质体,再通过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当原生质体再长出__________时,便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相应的转基因幼苗。

(4)—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应该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 、__________基因等。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__________结合和识别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基因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