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生产实践中,贮藏蔬菜和水果的最佳贮藏条件的组合是 (  )
A.低温、低氧、低CO2B.低温、低氧、高CO2C.高温、高氧、高CO2D.低温、无氧、低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稻米有香味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香味性状决定于一对控制酶合成的等位基因.基因A控制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的合成,A存在时将导致香味物质不能累积,另外的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水稻抗病与否性状的等位基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选择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性状统计结果如下:抗病60株、感病60株、无香味90株、有香味30株,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3}{64}$.
(2)用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进行杂交,在2000株F1中仅有一株具有香味形状,母体的基因型为AA,出现一株具有香味形状的两种可能的原因是 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②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抗病水稻(Bb)自交,若产生感病个体均不能结实,F1成熟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BB:Bb:bb=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室通过手术取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相关研究。

(1)实验一: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做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组别

材料准备

数量(只)

培养液的OD值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

12

O.20

正常组(未做手术)

12

O.40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

么?

②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2)实验二: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

②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③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 释放的 减少,使垂体释放的 降低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 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 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O2、抗体、神经递质都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体液的相互协调

C.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是稳态调节不正常的病症

D.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都可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与直接将酶投入反应液中相比,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可以将酶重复利用.对于一系列酶参与的复杂反应一般可以固定化细胞,而固定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操作流程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置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为促进海藻酸钠溶解一般还需要用小火间断加热,并不断搅拌防止发生焦糊.将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前需先冷却至室温,原因是防止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图1中凝胶珠形成时用的X溶液是氯化钙.
(3)图2中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时搅拌的目的是使底物和细胞充分接触,反应过程中有(有或无)气泡产生,并有酒昧,可以用重铬酸钾试剂鉴定是否产生了酒精.
(4)为了通过实验测定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发酵时的最适温度,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计温度梯度实验,找到反应最快时对应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①]高尔基体.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c]染色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a]糖蛋白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健那绿染液.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⑤(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②④(填标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⑤-→③-→①-→⑥.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蛋白质最后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b(填标号)原因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
(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0层.
(7)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⑤(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