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因此,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不会是


  1. A.
    蝌蚪尾巴在发育中消失
  2. B.
    人胚胎期的尾后来消失了
  3. C.
    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4. D.
    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D
解析:
细胞正常死亡是个体发育的重要过程,有利于机体正常生存,而D为病理状况下的死亡,对个体不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nuc-1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B.如能激活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

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具体表现

D.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死亡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青岛开发区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IAPs 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 的核心结构是RING 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 的RING 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 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衰老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因此,下列不属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的是(    )

①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②人胚胎时期的尾后来消失了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复制释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传粉后凋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 题型:选择题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巾.错误的是        (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衰老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细胞内的IAPs是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与细胞凋亡酶结合可抑制细胞凋亡。RING区域是IAPs的核心结构,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细胞的凋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 的RING 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衰老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IAPs是在RING区域合成的,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