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依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体内图a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2)图b所示的过程是_______,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a中碱基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__,若Ⅰ所示的三个碱基为UUC,则此时决定Ⅰ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_________,密码子位于图b的________(填“Ⅰ”、“Ⅱ”或“Ⅲ”)上。

【答案】转录 RNA聚合酶 细胞核 翻译 tRNA(转运RNA) UGC AAG

【解析】

考点是基因表达涉及转录和翻译的基本过程,包括模板、场所、酶转运工具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考查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

(1)图a所示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生成RNA的过程,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进行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图b所示的过程是在核糖体上以mMR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是翻译,Ⅰ是氨基酸的运输工具转运RNA。

(3)按照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图a中碱基①②③分别为UGC;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所以Ⅰ所示的三个碱基为UUC,则决定Ⅰ所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AG,密码子位于mRNA上,即图b的Ⅲ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T2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只将DNA分子注入细菌内,随后在细菌细胞内发现能与噬菌体DNA互补配对的RNA,由此说明

A. DNA是细菌遗传物质B. 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DNA是合成RNA的模板D. 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个家族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回答:

(1) 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是________性基因。

(2) 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 Ⅲ-10基因型可能是______,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要研究羊同化量的去向,不应该包含下列选项中的

A. 羊的生长量B. 羊的呼吸消耗量

C. 羊的粪便量D. 死亡羊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经细胞、肝脏、一块农田分别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  )

A. 组织、器官、群落 B. 细胞、组织、系统

C. 细胞、器官、生态系统 D. 组织、器官、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 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

C. d组和e组对照可说明细胞分裂素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了顶端优势

D. 本实验说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侧芽生长方面存在拮抗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打靶技术是指利用外源性DNA与细胞DNA的相同或相似序列,在特定位点上进行替换,从而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方法。该技术可应用于解决人体对移植的猪器官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上,即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以消除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其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从猪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第二步:在与靶基因(需要改造的基因)相同的外源性DNA上,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打靶载体。

第三步: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与细胞DNA中的靶基因进行替换。

第四步: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筛选、增殖等。

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猪胚胎干细胞作为基因改造的细胞,原因是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

(2)该改造过程中,靶基因具体是指______;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需要的酶是______,插入该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答出两点)。

(3)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发生增殖和______分化,培育出不合成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的特定器官,再经过一系列改造后为器官移植做准备。

(4)运用基因打靶技术进行基因改造的原理是______,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体移植器官的短缺难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兴趣小组进行了卷烟纸消失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注:土样取自长期经营的菜园并放置在编号为A、B1、B2的培养皿中;每组中的卷烟纸均匀地放在培养皿的不同区域;置于室温条件下,定时喷水,保持样品湿润。

(1)B1、B2中卷烟纸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获得土样中的相关微生物,并提高分离成功的概率,应在培养皿中_________________部位进行表层多点取样,取样工具在取样前要进行________处理。

(3)如果得到的相关微生物较少,我们可以将其转移到含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__________培养。培养时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染色法,根据是否产生_________来进行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