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BC.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该生物为多细胞真核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在高度分化的生物体细胞中基因的表达特点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5)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发生的变化是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将肿瘤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A、B两组.A组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应加入等量的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把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A组细胞的放射强度大于B组细胞,则说明此药物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其中A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数量,但不能增加细胞的种类;B为细胞分化,该过程能增加细胞的种类,但不会增加细胞的数量;C为细胞衰老;D为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解答 解:(1)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而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形成的,对有机体不利.因此,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A、B、C.
(2)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 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图中生物有染色体,且能发生细胞分化,所以该生物为真核生物,其细胞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在高度分化的生物体细胞中基因的表达特点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5)D是细胞癌变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内的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
实验设计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本实验的单一变量:加不加新型治癌药物.设置两组:加新型治癌药物的为实验组,不加新型治癌药物的为对照组.在A组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在B组中则应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在检测中,如果A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则说明药物干扰了DNA的复制,则说明药物的疗效好.
故答案为:
(1)ABC              
(2)稳定性差异          
 (3)多细胞真核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
(5)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      等量的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         A组细胞的放射强度大于B组细胞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生命历程图,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和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CO2+H2O$?_{乙}^{甲}$(CH2O)+O2表示生物界中存在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也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B.乙可以表示乳酸菌的细胞呼吸
C.甲乙两个过程都有ATP产生D.甲乙两个过程都有水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是(  )
A.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
C.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
D.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数量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④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B.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深浅的变化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酒精的产生
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依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其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同学为验证生长素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把非洲紫罗兰叶片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叶柄基部长出的根的长度,结果如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生长素浓度(mol/L)010-1010-910-810-710-6
根长(cm)2.52.73.00.80.40(叶柄腐烂)
A.自然状态下非洲紫罗兰叶片中不含有生长素
B.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在非洲紫罗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均低于10-9 mol/L
D.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叶柄腐烂的原因是其进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根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
C.种群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变化无关
D.人口数量特征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艾弗里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提取物(如图),结果有S型菌落出现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中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透过,而蔗糖分子和葡萄糖分子则不能透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说明初始浓度S1>S2,达到平衡时浓度S1=S2
B.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该装置中的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所以植物可以利用渗透作用进行吸水和失水
C.如果S1、S2中分别放置质量分数为5%的葡糖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一段时间后质量分数S1<S2
D.动物细胞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水和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