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群中短果穂、长果穂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50%长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现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现长果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短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长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

B. 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该种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频率高于控制长果穗的基因频率

D. 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与AA频率均不发生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药物M诱导正常小鼠发生体液免疫而导致糖尿病的机理,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血清

注射药物M的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

-

+

注射药物的M的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

-

+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A. 药物M没有改变小鼠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

B. 药物M使小鼠产生了抗肝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蛋白的抗体

C. 该种糖尿病小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 该种糖尿病小鼠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可能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模预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型类似于_________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_______分子。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

(3)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A. 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

B. 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C. 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C点之后

D. 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身份证中对于同父母的非孪生兄弟:①常染色体基因、②X染色体基因、③Y染色体基因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X、Y间基因的交叉互换)

A. ①相同,②③一定不同

B. ①②可能相同,③肯定相同

C. ①②一定不同,③一定相同

D. ①②③都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图示反应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在人的肌细胞和酵母菌的细胞内均可发生图示反应

B. 图示中[H]与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C. 图示中“能量”均将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D. 在无氧条件下,图示反应也能在细胞内正常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 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____________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____________ (需要/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_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__(A/B/C),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3)嫁接株中____________(含有/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的协助。

(4)研究者将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酒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质量分数为8%的酒精进行水解

C.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