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是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C.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细胞核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运输的通道

【答案】A

【解析】细胞质基质是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细胞核是活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如信使RNA和蛋白质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亲本中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若(2)中推测成立,则F2黑眼黑体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为验证(2)中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 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______。由于三倍体鳟鱼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

⑵甲装置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装置中,C溶液是____________。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⑸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其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纯度鉴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请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_______

4)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5)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基因异常导致③过程不能产生________引起的,该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色素缺失的豌豆变异植株,提取其色素并进行了纸层析分离,结果如下图(图中数字代表正常植株的色带位置)。以下关于该变异植株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缺失叶绿素b,植株对蓝紫光、红光吸收的能力减弱

B. 缺失胡萝卜素,植株对蓝紫光吸收的能力减弱

C. 缺失叶绿素a,植株对红光吸收的能力减弱

D. 缺失叶黄素,植株对蓝紫光吸收的能力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设计的“血红蛋白提取、分离流程图”如下:

实验准备(配制缓冲液、血细胞悬液)→样品处理(洗涤、破碎、离心等)→蛋白质粗分离(透析)→纯化、纯度鉴定(凝胶色谱法、电泳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浓度pH=7.0的缓冲液并充分搅拌,可以破碎红细胞,破碎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最新研究发现,尼古丁(俗称烟碱)通过与神经细胞膜或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引起人体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此外,尼古丁还能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作用。请分析回答:

(1)当尼古丁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烟碱接受器结合后,引起钙离子由通道流入细胞,可见,尼古丁的作用相当于一种_______,此时的神经细胞膜所具有的信号转化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同样,肾上腺髓质细胞接受尼古丁刺激后,会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在人体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寒冷环境下,正常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尼古丁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每天 分别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和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3 周。然后 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开始计时,测定 1 小时内两组鼠的胰岛 素浓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给小鼠注射葡萄糖的目的是 ________ , 图中两条曲线注射尼古丁的是- 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

(4)如果将实验中的“测定胰岛素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上述实验过程需将“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___________。请在下图中尝试画出甲乙两组血糖含量的变化图。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均可独致病,II-2和Ⅱ-3均不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甲、乙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

A. 既可能都是隐性致病基因,也可能都是显性致病基因

B. 既可能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都位于X染色体上

C. 既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既可能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体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关于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表示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B.在该生物的精巢里可以同时发现这3种细胞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和乙

D.丙可以产生卵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