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胡萝下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D.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分析 1、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解答 解: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判断相应的生物学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分化,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次还要求考生扣住题干中“体细胞”一词答题,否则会误选D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于酵母菌和乳酸杆菌来说,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种相互“转化”过程在生命系统中不能实现的是(  )
A.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转化
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转化
C.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与S型菌的转化
D.在叶肉细胞内,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探究30℃条件下pH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pH值1.02.03.04.05.06.07.08.0
淀粉酶活性mg/g•30min200203250490450300250200
蛋白酶活性μg/g•30min1520175015001400102098070050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添加缓冲液条件pH值,这是对实验的自变量的控制.若要进一步确定淀粉酶的最适pH值,简要的实验思路是:在pH3.0和5.0之间设置更小的pH梯度,在30℃下测定各组淀粉酶活性.
(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除了因为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由显色反应,还因为蛋白酶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结构a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无机盐平衡
B.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D.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人体是一个平衡系统,人体平衡的维持有赖于多方面的调节与控制.下图表示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据图冋答下列问题.(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b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在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图中b(用字母表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图中除下丘脑之外,还有A、B、C内分泌腺活动加强,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多选)
A.甲B.乙    C.丙D.丁
(2)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环境时,人体能通过图中生理过程⑥ (填数字)促使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使血糖浓度快速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图中过程②③表示了人体可以以代谢方式调节体温,这种方式在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环境骤热时,写出人体体温调节的反射弧: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汗腺.此时,如果人体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浆渗透压将变高.写出此时人体调节水平衡的过程: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s)是科学家为特异性切割DNA构建的工具,由一个DNA识别域和一个DNA剪切域构成.DNA识别域含一到三个锌指蛋白,每个锌指蛋白可以结合一个DNA上的碱基三联体,如GAC,ATA等,几个锌指蛋白串联,可以实现对特异DNA序列的识别;两个DNA剪切域临近时可以产生核酸内切酶活性,将接触的DNA切割开.有关ZFNs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ZFNs识别特定DNA序列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ZFNs可以使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C.ZFNs对DNA的特异性切割由锌指蛋白定位
D.ZFNs主要用于基因工程中的“基因剪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融合遗传又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
D.孟德尔在实验结果分析中运用了统计学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