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爬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能起到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如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兴趣小组选择“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①取刚萌发的黄豆、赤豆各60粒,分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粒。

②取12个培养皿,在培养皿底部垫上滤纸,分为两大组,一组放置黄豆,另一组放置赤豆,分别编号1、2、3、4、5、6。

③在1号培养皿中喷洒适量清水,2~6号喷洒等量的2.55×10-8g/L、2.55×10-6g/L、2.55×10-4g/L、2.55×10-2g/L、2.55g/L的2,4-D溶液。

④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每天定时喷洒相应的2,4-D溶液.5天后测量胚轴的长度并计算胚轴平均生长量。

实验结果:各组胚轴平均生长量如下表(单位:cm)

组别

1

2

3

4

5

6

黄豆芽

0.69

1.36

1.61

1.19

0.12

0.06

赤豆芽

0.50

0.511

0.53

0.592

0.532

0.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需将培养皿放在阴暗处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为了5天后能得到胚轴的生长量,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测量_____________。

(3)2,4-D浓度为2.55×10-2g/L时,对黄豆芽、赤豆芽胚轴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豆芽中对生长素类似物(2,4-D)更为敏感的是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①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____。

②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

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④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

(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__________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阆中中学高二上学期周测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个湖泊干涸后,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1)这个湖泊演变成森林的过程称为________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森林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森林中投放适量的鸟类能够适当抑制有害昆虫,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________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学期周测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理上第二阶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松原市高一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论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

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